冲锋在前,筑牢安全生产基石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无论是消防兵中的“博士”、救援队里的“先锋”,还是矿山上的“安全督察”,都将确保安全生产的信念融入工作、融入生命。正是这些“安全卫士”,用比铁硬、比钢强的意志品质,守护着安全生产坚不可摧的防线。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赵琳
赵振国:博士消防兵矢志军营
“每次出战,我都会带着这个蓝色文件夹,里面有火场建筑物平面图、常见危险化学品燃爆的处置方式等,帮助我在现场快速决策部署救援方案。”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司令部战训科工程师赵振国说。
2009年6月,赵振国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同班同学大都在高校任教或从事科研,从小有着军营梦的赵振国主动参军,成了一名消防队员。他频频出现在火场,把自己的专业和消防救援结合起来,先后参与处置急难险重任务300多次,救助遇险群众3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2014年9月4日晚,泰安一废弃厂房发生不明液体泄漏,周边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赵振国用鼻子使劲闻了闻,推断说有可能是三甲基氯硅烷,让大家不要惊慌,随后身穿防化服进入现场调查。不到10分钟就返,说泄漏的物体正是三甲基氯硅烷。他随手打开手中的文件夹,熟练地写下一个化学式,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消防战士迅速投入战斗,险情很快解除。
刘金辉:矿难救援的急先锋
矿山救护是高危行业,要求救护队员具备良好的心理、身体和专业技术素质,54岁的枣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大队长、党总支书记刘金辉是这样做的:在全队推行极限训练法和负重训练法,坚持每天跑1万米,背15公斤重的呼吸器练爬绳、引体向上、负重蹲起等动作,无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平邑县保太镇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石膏矿发生矿难,4人自救升井,25人被困井下。10时39分,刘金辉接到省局应急救援中心的紧急救援命令,立即带领22名救护指战员赶往事故现场。
在现场,刘金辉凭借30多年丰富的采矿工作经验,准确把握矿井涌水、岩石应力变化规律和救援战机,亲自带领队伍攀爬400多米大面积冒落巷道进行侦察探险,成功发现7名被堵遇险矿工。之后,救护队又承担了从大口径救生孔救援工作,2016年1月29日22时50分,被困井下36天的4名矿工成功升井,成为国内首例大口径钻孔救援成功案例,创造了生命奇迹。
张善宣:抓安全是在做善事
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张善宣,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战线上一干就是33年,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下井检查一次。“我个人感觉,工人上夜班时,体力、情绪等都处于低潮期,夜班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班次,也是管控的重点。”
2016年第一季度,会宝岭铁矿受平邑“12·25”石膏矿采空区坍塌事故的影响一直处于停产状态,随着铁矿市场行情的不断复苏,当务之急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为确保安全条件达标,张善宣加班加点,带领自己的团队一边抓复工验收准备,一边抓安全工作文件、制度的起草工作,昼夜奋战,经过共同努力,使公司在临沂市地下非煤矿山企业中第一家率先达到安全生产复工验收标准,率先复工。
“抓安全工作是在做善事。干安全一定要带着对企业、对职工无限的热爱和真挚的感情去干。”张善宣要求安监人员都要把腰杆挺硬,理直气壮地去查隐患、纠违章,履行好自己神圣的安全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