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粮食安全的担子扛得更稳当

2020 年 4 月 13 日1850

  4月12日,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种粮大户开办“田间课堂”,推广无人机科学一喷多防技术。通讯员张从本、王芳/摄

  农业是“压舱石”和“稳定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继续把粮食生产作为重点,提出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总产量稳定在3900万吨以上”。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作为产粮大省,我省要抓好粮食生产,尤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需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今年计划种1200亩早稻,比上年整整翻一番”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

  仲春时节,皖北无边无际的麦子在抽穗,在这个产量形成关键期,农民忙着防治赤霉病;在淮河以南,早稻育秧已经全面展开,栽插即将开始。

  3月30日,记者来到阜阳市阜南县柳沟镇,这里的麦子很多都是由当地的小麦专业合作社托管种植。由于播种时良种良法配套,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到位,麦子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虽然前几天出现了‘倒春寒’,但对小麦影响不大,苗情非常好! ”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徐自耘一边带着记者查看小麦孕穗情况,一边介绍。

  记者留意到,省委一号文件在部署粮食生产时,非常具体且有针对性,明确要求“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强化田间管理”。显示省委、省政府对抓好今年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

  今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达到4300万亩。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各地加强小麦田管,促进苗情转化。据对全省16个市调度,截至4月8日已清沟沥水1527万亩、病虫害防治3131万亩,均快于去年同期。

  面积是产量的基础。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来早稻面积持续下滑。为此,我省今年提出要抓好早稻面积提升,计划安排250.3万亩早稻,比去年增加了3.4万亩。

  4月2日,记者来到庐江县郭河镇。在安徽天壤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育秧大棚里,绿油油的早稻秧已经有一指多高,放眼望去好似足球场草坪,煞是喜人。 “今年计划种1200亩早稻,比上年整整翻了一番。 ”合作社生产主管薛伦说。同样,在桐城市孔城镇,文胜家庭农场也计划种植150亩早稻。 “以往好多年都没种早稻了。 ”农场负责人说。

  增加早稻面积意味着粮食增产。庐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小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庐江县乐桥镇为例,农户们由“单”改“双”,该镇9000亩双季稻面积,按照每亩增产600斤粮食左右测算,可增产粮食约540万斤。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发展全局就有了稳固基础。

  “选择了一种优质早糯稻,行情好”

  ——推行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带动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

  相比于中晚稻,早稻品质一般,比较粗糙,没有晚稻口感好,导致效益和销路不理想。这是早稻面积下滑的重要原因。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就必须从品质入手。

  在庐江县郭河镇北圩村,家庭农场主王士照今年计划种植400多亩早稻,比去年足足多了300亩。如今,育秧棚里他精心选择的优质品种已经嫩绿一片。“选择了一种优质早糯稻,行情好。 ”王士照说,一般早稻收购价差不多1块钱一斤出头,这个可以卖到2块多钱,值得尝试。

  吴小文介绍,为了提升水稻种植优质率,春耕生产中庐江县着重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优质品种覆盖率。同时引导农民使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提效益,才能稳产能。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在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记者看到这里的麦田里插满了黄色的诱虫黄板。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这个基地涵盖了好几个村,全部属于订单小麦,按要求同一品种、统一管理,收割后统一销售给订购企业,“因为是优质专用麦,价格是普通麦子的一倍”。

  为解决小麦品种不一、收储杂乱、效益不高等问题,去年秋种我省在优质小麦基础上,突出抓了307个“片”,发展订单生产。总面积646.65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在307个“片”的带动下,今年我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298万亩,已经占全部播种面积的53.4%,实现了面积过半的跨越式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主任科员曹高飞介绍,借鉴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经验,今年的水稻生产中,我省也突出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发展品种和管理统一的“片”,“计划发展100个‘片’,每个‘片’5000亩,带动全年优质专用水稻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今年稻谷收购价提高了,感觉种粮更有前景”

  ——落实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

  效益是指挥棒,政策是风向标。采访中记者发现,种粮大户们依然把国家政策的变动作为农业投资的重要依据。

  “今年稻谷收购价提高了,感觉种粮食有前景。 ”庐江县白湖镇种粮大户朱中文高兴地说。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今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均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收购价上调了,说明国家还是鼓励多种粮! ”对政策的变动,许多基层农业农村干部有着同样的理解,认为近5年以来国家首次上调稻谷收购价,是一种积极的价格信号,有利于稳定农民种粮预期。

  稳产量、稳面积,首先要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这就需要持续加大惠农强农政策。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稻谷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卢仕仁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生产各项政策,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组织开展省级粮安考核和粮食生产管理延伸绩效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政策效应,在早稻生产上就非常明显。

  记者了解到,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庐江县出台政策明确以高于市场价5%以上收购优质早稻。对50亩以上的双季稻种植户,在稻谷生产者补贴的基础上早稻每亩再增加100元。合肥市则推出奖励政策,对种植再生稻达到20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150元补助。

  种优质粮,农民们也有一定的担忧。 “以我们的技术,优质粮绝对能种出来,但是优质和高产难以兼得,种了优质粮卖不了好价,就成了亏本买卖。 ”有种粮大户说。 优质粮核心在确保优质优价。为此我省将发展订单农业作为优质粮生产的标配。 “现在307个‘片’的地块、品种、规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全部上网。 ”曹高飞说,各类用麦企业通过网上点击,可轻松查阅我省各地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根据加工需求按图索“麦”,洽谈订购单一品种的小麦原粮,为优质专用小麦后续二三产业链接铺平追溯通道。(记者 史力、王弘毅)

来源:安徽日报2020年04月13日08:10

(责编:马玲玲、关飞)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