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赴荆襄,战必胜,平安归

2020 年 1 月 26 日2270

图片由市中医院提供。

记者柯静杨怡微周春燕任彦李维和柴悦颖王翔章羿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我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共141人(其中医务人员135名,行政管理及后勤人员5名,随队记者1名)出发驰援武汉。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牵动着全省上下尤其是广大医务人员的心。他们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加武汉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1月24日,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后,在不到一天时间内,我省就从37家医院选派了42名医生、93名护士,组建了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这些队员绝大部分来自三甲医院的呼吸科、感染科、院感科、重症医学等科室。根据国家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我省紧急医疗队将分为普通救护组75人、重症救护组60人在湖北开展工作。

省卫生健康委党委连夜批准成立了医疗队临时党委,并决定由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曹启峰担任党委书记,带领医疗队驰援武汉。我省医疗队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充分体现了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责任,充分展示了广大医务人员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敢打必胜的使命担当,必将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贡献浙江力量。

出发前,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赶赴多家医院,记录下了这些“最美逆行者”出征前的一幕幕场景。

浙大一院

把4岁孩子托付给邻居,坚决完成任务

“我们自愿出征武汉抗击疫情,我们坚决做到零感染,战胜困难,满载而归。”

昨天中午12点55分,浙大一院又有4位“逆行者”从医院出发,奔赴武汉参与救援。他们分别是感染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符一骐、感染病科主管护师刘烨和重症监护室护师马青娜。

喻成波是湖北十堰人,1999年来到杭州扎根,这次武汉疫情暴发,他一直心系家乡,觉得更有责任和义务出征一线。“我报名的时候没和妻子说,晚上回家才和她坦白,她还是比较理解的。”喻成波说,他的妻子也是医护人员,“现在,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孩子,他才4岁。这段时间,我们夫妻两个都很忙,没人带他,只能交给邻居阿姨帮着带。”和年幼的孩子分离,做父亲的当然特别舍不得,但喻成波觉得,自己的行为能给孩子做个榜样。

送行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千言万语汇成3句话——第一是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第二是要保护好自己,把武汉的病人治好,然后安全地回来;最后,全社会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要打胜这场防控战役!”

浙大二院

吻别熟睡的宝宝,年轻女护师奔赴武汉

在浙大二院会议室,再次做完院感培训,临近出发时,该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颜伏归从保安手中接过了两大袋东西。“这是太太送来的,她总是想得那么细,这些东西昨天是没有来得及整理的。”颜伏归戴着口罩说,“作为呼吸内科医生,我理当站出来,义不容辞!我和妻子说要去武汉时,她说她会照顾好孩子,让我安心。我抱了抱她。”

“我是感染性疾病科病区的护理组长,看到报名信息,我觉得自己就是最适合的人选。”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卢燕说这话时,丈夫小叶拉着她的手。看得出,他俩的感情很好。卢燕的女儿刚刚2岁,昨天一早,她吻别女儿,便准备奔赴武汉疫区。在会议室,小叶最后帮卢燕整理行装,特意带上了刚出去买回的3大包成人纸尿裤。“就怕在疫区的工作太忙,防护服穿脱麻烦,没有时间上厕所,可以应急。”卢燕说。

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说:“从发出报名通知到现在,有五六百名医护人员报名。最后,选拔了5位业务、思想突出的优秀人才来打这场‘硬仗’。医院为他们准备好了充足的防护工具,既保障医生的安全,也缓解武汉当地的负担。心系武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这是我们‘浙二人’的共识。”记者了解到,医院还成立了“家属关怀组”,随时给予家属关怀和帮助,让前线的医生没有后顾之忧。

邵逸夫医院

高年资医生挑起大梁

作出责任与亲情的选择

“有我在,他们也会心安一些。”吴晓虹是邵逸夫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是这次邵逸夫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领队,也是赴汉5人当中年资最高的医生。然而,此次赴疫情前线,吴晓虹是瞒着父母的。

这个春节,吴晓虹本打算回湖南老家,她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她想回去多陪陪老人。“我想,平时自己可以多分担些工作,过年尽量回去陪老人。说句实在话,老人的年纪和情况,也许每一年都是最后一年。”但在责任面前,吴晓虹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

邵逸夫医院重症护理护师董凌峰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4年,直到临行前夜,董凌峰才将自己奔赴武汉的消息告诉了双亲。昨天出发前,董凌峰接到了父亲发来的微信:“倪倪,昨晚听说你要到武汉去,作为爸爸,心里忐忑。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斗,你是一名战士。身为一名医务人员,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去解救病人。希望你和同事们齐心协力,相互照顾,遇事商量,家人和亲朋好友期待着你和同事们一起安全返回。切记切记,要照顾好自己。”

浙江医院

大年初一接到电话,“立刻出发!”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新年,浙江医院党委书记严静握着4位即将奔赴武汉的医疗队员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早日平安归来。”

浙江医院医学工程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汪佶作为后勤保障人员,是被临时抽调的。昨天凌晨1点30分左右,汪佶才接到医院的电话。时间紧迫,当天就要出发奔赴武汉,汪佶没有任何犹豫:“没问题,我去,请领导放心。”

其实,汪佶这些天一直在忙碌,因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需要紧急调配各种医疗物资。“有需要,我义不容辞,不需要考虑。”直到昨天凌晨4点,汪佶才稍稍合了一会儿眼。清晨6点,妻子起床给他收拾了行李,他随即赶到医院准备出发。离开家时,汪佶10岁的女儿还在睡梦中,他没有舍得叫醒女儿,坚信自己定能平安归来。

省人民医院

临行前母亲只说了3句话,却字字重千钧

驰援武汉,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向红是主动报名的。当时,她对科内同事说:“你们的孩子还小,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还是我去吧。”

昨天,杨向红收拾完行李,才告诉母亲自己要赴汉的消息。身为退休教师的母亲听完后,只说了3句短促的话:“国家需要。这是你的职责。保护好自己。”

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陈美娟也是出征队伍中的一员。“武汉正处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了帮助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我愿意积极报名,尽自己的一份力。”她说。一旁,前来送行的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拉着陈美娟的胳膊,不断叮嘱。万千言语,最终都化为一句:“一定要平安回来!”

财务科会计徐明是紧急医疗队的后勤保障人员,昨天一早才接到赴汉通知。尽管家里的孩子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但他还是二话不说,整装出征。

省立同德医院

临行许下誓言,打赢这场硬仗

“我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敢打必胜、坚决完成任务。”省立同德医院呼吸科护师吕玲玲和重症医学科护士陈彦洁郑重许下铮铮誓言。她们作为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踏上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院党委书记柴可群送她们上了高铁。

除夕夜,吕玲玲在老家吃完年夜饭,就往杭州赶。陈彦洁本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出发前,她特地请同事给她剪成齐耳短发。“为了减少打理头发的时间,更加方便工作。”她说,“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奔赴疫情前线,发挥自己的作用,我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

省中医院

唯愿平安归来,不辱使命

昨天上午,省中医院住院大厅里,医护人员为呼吸内科江立斌副主任医师和重症医学科余娅娟、顾月琴两位主管护师举行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出征仪式。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孙秋华特地从学校赶来,为3位“逆行英雄”壮行。同事们为3位医疗队员准备了许多东西,虽然行李箱已经装满,可是他们还是尽可能地再塞些防控用品进去,希望给医疗队员多一分保障。

“昨天,看到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的请战书,真的很感动,这证明我们‘省中人’是一支‘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强队伍。”孙秋华叮嘱3位医疗队员,在前线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平安归来;医院一定要做好坚强的后盾,解决好前线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浙中医大二院

90后美女护士出征,请战书仍在增加

一声声嘱托在耳边,90后美小护刘婷婷要出发了。浙中医大二院门诊5楼的小会议室里,一场简单庄重的送行会上,好多同事来为刘婷婷送行。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刘婷婷报名参加紧急医疗队后,医院里又有很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积极要求支援武汉。除夕夜,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董雷手写了一份申请奔赴防治一线的请愿书,呈交给医院党委。接着,重症医学科20名护士集体签名请战,话语朴素:“这是我们医护人员职责所在,只要疫情需要、人民需要,我们将义无反顾。我们也会保护好自己的。”

市一医院

“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国家!”

昨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沈凌、感染科主管护师储华英、重症医学护理主管护师徐燕平将行李一提,轻装踏上前往武汉的征程。

沈凌家中有病重的老母亲,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欣然接受重任。是什么让他作出这样的抉择?沈凌说是因为一个人。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沈凌还是厦门的一名住院医生。时任厦门二院肺科主任裴新亚穿上防护服,主动冲在最前面,头也不回扎进危重病房的景象,沈凌至今历历在目。“裴主任患有输尿管结石,但是他往嘴里塞止痛片,一手硬撑桌板,一手写病历。他当初所做的,今天我也可以做到!”沈凌说,“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这次救援任务,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国家!”

杭师大附院

3名重症监护室的“老将”驰援武汉

得知武汉急缺医护人员的消息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们纷纷踊跃报名,来自各个科室的请战书有厚厚一沓。最终,根据一线的需要,医院选派了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林乐清、急诊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护师潘勇莉,以及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李季这3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出马。

林乐清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先斩后奏报了名。他深知,自己在医院工作多年,家人完全能理解自己对医学事业的情怀。潘勇莉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多年护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年是她从事护士行业的第二十五个年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一名老护士,更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潘勇莉说。

市三医院

老党员和二孩母亲作出了一样的抉择

“去,我一定去!”市三医院院感科科长郑振洨作为杭州首批驰援武汉的医务专家,接到电话后没有丝毫犹豫。今年57岁的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他带领科室人员加班加点,深入临床开展、指导、检查消毒隔离,全力确保院感安全。

另一边,市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蔡星星得知征集医护专家前往武汉的消息后,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你家里孩子还小,要不让其他人先去?”护士长再三询问。蔡星星是一位二孩妈妈,家中的小女儿才16个月大,丈夫则长期在国外工作。然而,蔡星星义无反顾,声音铿锵有力:“武汉的医务人员,谁没老人孩子?他们已经付出全部力量了,需要我们帮助。我是党员,又是副护士长,职责所在,这个时候当然我去!”

市红会医院

三位准爸爸,怀孕的妻子等你们平安归来!

杭州市红会医院选派的3名男性医护工作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妻子都身怀六甲,而他们依然义无反顾赶赴武汉前线支援。

何飞是市红会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平时对待病人真诚负责,是大家眼中可靠的好医生。在家中,他更是一个疼爱妻子的好老公。而这次,他的妻子周群已临近预产期,但他选择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报名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忠实履行一名医生应尽的职责,充分展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你放心去,我等你回来!”妻子周群对丈夫的决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并期待丈夫早日平安归来。

与何飞一起出征的传染病科护师谭贵林、重症医学科护师桂涛,一个是家中有怀孕3个月妻子正需照顾,另一个是刚得知妻子怀孕,准爸爸的喜悦还来不及细品,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号角就吹响了,他们的决定一致——出发!

市中医院

年前新做的发型,一刀剪成短发,值!

昨天清晨,杭州市中医院5号楼2楼,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朱佳清、呼吸科主管护师吴春燕正在整理行装。市中医院书记李艳娟和院长张永华代表院领导班子及武林、丁桥院区的2400名员工向她们及她们的家属表达感谢,并承诺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你们一定平安归来!”

在穿防护服时,护理科主任发现吴春燕的头发略长。到前线工作后,防护服一穿就是4个小时,而且不允许有一丝头发露在外面,头发长了工作不便。这么早,理发店还没开门,医院只好找来一位会理发的师傅,将吴春燕的头发剪短了——之前的发型,还是吴春燕年前刚做的。“工作要紧,救人要紧。”看着自己的头发落地,吴春燕笑着说。

吴春燕理发时,朱佳清正在整理行装,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有一大箱子医疗用品尤为重要。出发在即,吴春燕和朱佳清的丈夫都赶来医院相送,千言万语都化为“放心”二字——她请他放心,她会保护好自己,完成使命;他让她放心,不用牵挂家里,等她回来。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