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安全升级,HTTPS才是网页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 年 11 月 11 日2470

网站安全升级,HTTPS才是网页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10-29 10:36 作者:佚名 来源:硅谷网 HV: 编辑:书明寒 【】

相信这些经历你一定不陌生,浏览网页时,动不动就被插了个“屠龙宝刀”游戏广告小窗口;明明下载的是文件解压软件,下载到本地就变成了杀毒、浏览器、播放器软件;点击的网页链接是某企业官网,打开的却是澳门博彩网站.....

这些现象其实都与网络流量劫持有关,而背后更是隐藏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长达30多年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围绕HTTP的保卫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裸奔”的HTTP世界

1982年,Internet(互联网)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定义中。

1993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互联网”开始如野草般无预兆地疯狂生长,并先后诞生了如网景(NetScape)、雅虎(Yahoo)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那时候的互联网,建立在底层协议HTTP之上,一切都是明文传输,信息如汪洋大海般自由流淌,这种盛况无疑是令人悸动的。

然而,在HTTP明文传输的世界里,所有传输的数据,包括个人信息,邮箱密码、银行账号等机密数据都在无形中“裸奔”,这使得“坏人”窃取也变得轻而易举。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30多年中,劫持网页流量一直是各路黑客们的钟爱,HTTP协议使得流量在传输途中可以随心所欲地被黑客控制。

面对肆无忌惮的黑客入侵,互联网公司们显然不愿坐以待毙。

加密的SSL协议

1994年,NetScape公司设计了SSL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的1.0版,但未发布,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过程中,不被截取及窃听。

然而,NetScape随后发布的SSL2.0版本很快被发现有严重漏洞,直到1996年,SSL3.0版本才通过验证,从此得以大规模应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加入到SSL协议的行列中。

1999年,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SOC接替NetScape公司,发布了SSL的升级版TLS 1.0版。

2006年和2008年,TLS进行了两次升级,分别为TLS 1.1和TLS 1.2。目前,主流浏览器都已实现了TLS 1.2的支持。

SSL/TLS协议的出现,主要解决了HTTP的三大风险:

(1) 所有信息都是加密传输,第三方无法窃听。

(2) 具有校验机制,一旦被篡改,通信双方会立刻发现。

(3) 配备身份证书,防止身份被冒充

其实,我们会发现部分网址的显示已经从Http://变成了Https://,多出来的这个字母“S”,正是代表该网页采用了SSL协议,可以进行加密传输,并确保其信息数据安全。

简单来说,HTTPS=HTTP+SSL。有了SSL的加持,HTTPS比HTTP协议更安全。

那么,HTTPS到底是如何在网站加密传输中发挥作用的呢?

“公证”的CA机构及证书

HTTPS使用SSL协议,是通过加密的方式将明文变成密文,并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就如同一封投递出去的“密码情报”,加密和解密需要发送方和接受方通过交换共知的密钥来实现。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密码情报”必须传递给“对的人”。

举个例子,如果我向一个陌生人证明“我就是我”,对方不一定相信。但是如果我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对方立刻就能确认“我就是我”。原因很简单,身份证是由国家执法机构颁发的认证文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同样,在互联网世界,也有这样一个权威的“公证人”角色,全名叫“数字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简称CA机构,由它颁发的SSL认证文件,被称为“SSL证书”。

由权威CA机构颁发的SSL证书,就类似于互联网世界的通行证,将其部署到网站服务器上,即可实现网站的身份认证和信息加密传输。

目前,全球主流的CA机构有Symantec、GeoTrust、DigiCert、Thawte、GlobalSign、RapidSSL等。

在中国,获得工信部设立许可,能够提供数字证书的CA机构总共有43家,其中天威诚信是首批由中国工信部批准,且中国唯一一家由DigiCert/Symantec直接授权的CA认证机构,拥有最高的行业准入标准。

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用户而言,安装由权威CA机构颁发的SSL证书,访问HTTPS加密网站,才是网站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网站安全升级,HTTPS才是网页的“正确打开方式””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