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C-NCAP安全碰撞试验成绩新鲜出炉,这款五星级选手了解一下?
正因如此,很多汽车产品都进行过NCAP测试(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即新车碰撞测试。其中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以及欧洲的E-NCAP凭借一系列严苛的测试标准以及评审制度成为业界公认的典范。要知道,在这两个机构中得到碰撞测试五颗星的成绩可是不容易的。
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碰撞测试机构——C-NCAP。C-NCAP在成立的12年间历经4次改版,不断完善标准,从今年7月份的第三批C-NCAP测试开始,使用了2018版全新规则,这套标准相比于之前更加严苛,也更加贴近道路安全实际情况和汽车安全发展的趋势。如此一来,在面对2018版C-NCAP更严格的试验条件和更高的要求时,对所有汽车产品都是个全新的挑战。
sdfd
以消费者为原点,
新版测试标准让人们更放心
首先,让我们好好聊聊2018版C-NCAP严苛在哪里。在2018版规则中,增加了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行人保护项以及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测试项,并对乘员保护方面进行了调整。想当初,在2015年版规则中,C-NCAP的测试项目仅仅包括正面100%重叠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座椅鞭打测试等常规试验,而2018版测试规则,无疑是让人们得到更多保障。
不难看出的是,这次改版将使得C-NCAP更接近E-NCAP的标准,强化了车内乘员和行人的保护要求,符合国际大趋势,让汽车不再只是为驾驶员服务。此外,还弥补了诸如侧面碰撞要求和鞭打测试的明显短板,也更加严谨、科学。重要的是,对于这样史无前例的严苛标准,收获最大的无疑是消费者。
sdfd
实力佐证一切,
这才是国产B级车标杆该有的样子
就在9月2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研)公布了2018年度第三批C-NCAP评价车型结果,睿骋CC作为新标准下首批首个参与测试的车型,轻松拿下五星成绩。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疑问,睿骋CC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究其根本,睿骋CC在研发阶段就对标最严苛的E-NCAP标准打造,始终把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看来睿骋CC不止自身严格要求自己,还经常向“优秀生”主动学习,天分和努力都少不了。
具体来看,对于一般的车而言,最结实的部位是车头,其次是车尾,再其次是左右两侧。当汽车撞击时,是会像手风琴一样折叠收缩,这种现象被称为溃缩。正面撞击的时候,车头或车尾空间大、结实,所以溃缩的幅度更大,对力的缓冲作用也就大;侧面只有一层薄薄的车壁,溃缩的幅度小,起到的缓冲作用也小,如果是撞击在驾驶人的位置,安全气囊也不会打开,驾驶人头部和身体部分更容易撞在玻璃或者车壁上,造成严重伤害。
面对这种情况,因此2018版标准增加了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得分的难度,将侧碰台架车的重量整整增加了450KG,相当于两头非洲野生雄狮的重量,难度可想而知。
而睿骋CC在这项试验中可以说是很好的展示了深藏不露的的“硬”功,表现出不俗的实力。据了解,睿骋CC的乘员舱结构采用了超高强度钢板,强度达到1200 Mpa以上。这个硬度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一头成年大象站在一枚硬币上 那枚硬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经过2018版C-NCAP碰撞后,睿骋CC主要是B柱以下变形而已,大大降低了车内乘员受到的撞击力。
所以升级后的2018版C-NCAP对侧面安全气帘性能评价更为严苛。不难理解,这次新规对于气囊点爆时间和气囊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绝对是客观而正确的。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透露,每年至少有9000名驾驶员和乘客死于来自侧面的撞击压力,其中的大部分死于头部外伤。事实证明,对头部施加保护的侧面安全气帘能够将由驾驶员一边的撞击造成的驾驶员死亡率降低大约45%。
然而面对如此严苛的测试,睿骋CC所展现出的是在经受侧碰后前后车门依然能正常开启,安全气囊、气帘正常开启,乘员也保持在原位置,从而在乘员保护环节获得了高分。
而睿骋CC在面对这项测试中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在新标提升碰撞速度后,长安睿骋CC车内乘员仍能牢牢固定在座椅上,而凭借扎实的工艺和考究的骨架设计,其座椅仍能为人体头颈部位提供最好的保护,最重要的是,在此项测验中其获得得分率高达90%的优异成绩,足以达到国内先进水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维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