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卫食安 星火正燎原——“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纪实

2017 年 9 月 2 日3160

铸剑卫食安 星火正燎原——“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纪实

2017年09月01日 发布

  拔钉子、治顽疾,进社区、搞督查……今年夏天,北京市丰台区铆足了劲要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中拔得头筹。怀着同样愿望的还有这座超大型城市的其他15个区——北京计划用3年时间整体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16个区同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

  “下一步,山东省要把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造成落实‘四个最严’的样板区、实践‘四有两责’的先行区、促进社会共治的示范区。”今年7月,在距北京400多公里的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力促创建成果遍地开花成为工作重点。6月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向15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授牌,山东省一举占据其中5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4年,为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鼓励地方政府发挥首创精神,探索食品安全治理制度方法,示范带动全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部署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正式启动。

  不到3年的时间,在中国大地上,包括首批已获授牌的15个城市在内,3批共计67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宛若一颗颗启明星闪烁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部分基础较好的地级市,覆盖人口4.3亿、国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食品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一半。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方兴未艾,正星火燎原。

  铸剑——创建行动重构地方食安生态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与复杂独特的监管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食品安全监管到底难在哪?适合中国广大地域、不均衡发展情形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应该什么样?创建之初,这是摆在所有创建城市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创建工作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手就不难。”山东省食安办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建政说,创建首要解决的是意识问题。山东省各创建市均将创建列入“一把手”工程,全部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高位推动,聚集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补短板、除顽疾,落实“四有两责”。如威海市,由张惠市长担任组长,几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基本都参加创建。

  成都、宜昌、深圳等在创建过程中均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检查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湖北、成都等省、市出台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意见;北京、上海等地出台强化落实区县食品安全监管属地责任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悄然改变了各地的食品安全生态,食品安全由原来的食药监管部门负责升格为民生工程、一号工程。

  食安无小事,为了锻造监管利剑,深入骨髓的改革无处不在。宜昌市制定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制度,出台问责办法,对市县两级47名干部进行问责;宝鸡将食品安全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河北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6项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省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实行电子台账管理,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排名。

  熔炉铸剑,利刃始成。截至2016年12月,67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全职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82968人,食品安全年工作经费达48.81亿元,食品安全年现场检查612.31万户次,食品检验年样本量210.56万批次,食品安全检查合格率达99.57%,年均查办食品安全案件8.62万件,年均追究食品安全刑事责任人员4393人。

  涅槃——创建地区食安状况脱胎换骨

  在2015年10月于威海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说,各试点城市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在提高,创建活动已成为破解监管难题的“试验田”,成为提高监管水平的“推进器”,参与创建活动的城市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排头兵”。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各试点城市把创建工作当作凤凰涅槃的机会,敢于向自身痼疾开刀,食品安全状况脱胎换骨。

  山东是我国食品生产大省,为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道防线,该省全面实施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监管机制,推进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资源共享与合作,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程无缝衔接。强化源头治理,采取农药经营告知、实名购买、定点经营等多种方式,严管禁限用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所有县(市、区)均建立农药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

  鄂尔多斯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建立起“大稽查”工作机制,实施“网格化、痕迹化、表格化、智能化”监管模式,推行任务清单、目标清单、检查内容清单“三单式”管理办法和食品信用量化分级管理方式,抓实食品安全工作。现在,该市牛、羊肉绿色全程可追溯体系雏形已现;食品生产加工初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大中型超市的到期食品预警、召回及责任首负制度基本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严密防线正在筑起。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证照经营却被市民所喜爱的“弄堂美食”在上海一度大行其道。建设食品安全城市,让市民满意是重要指标,上海变堵为疏,经过一年的试点,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浦东新区新场古镇的30家农家乐、闵行区上海锦江乐园“正宗台湾夜市”的42家“士林小吃”首批获得备案,食品安全让人放心,市民开心,实现共赢。

  截至2017年6月,67个试点城市年度食品安全经费较创建前增长了93.9%,年现场检查批次增加21.9%,年抽检食品样品量增加24.3%,食品抽检合格率提升2.7%,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上升10%。这些城市在放心奶、放心肉菜、放心餐饮、智慧监管和社会共治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燎原——从市民到政府全城为她共振

  内蒙古的奶牛有身份证、广东的肉菜能扫码、山东的快检很灵便……今年六七月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上,各省的“宝贝”令观众眼前一亮。“我是朝阳大妈,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个事我知道,我们朝阳区也在创建,我还是志愿者呐。”一位观众开心地说。

  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根本不是安全问题,而是食品安全恐慌问题。有关专家一语道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难点——食品安全状况极大改善与人民群众认知严重不足之间的巨大鸿沟。提高群众食品安全知识和情况的知晓率,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获得感成为创建的重点。

  在北京,市民已成为创建工作的一分子。西城区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与学校、研究机构、媒体通力合作,建立智囊团队、志愿团队,借助专业力量、专业人才,深入社区开展精细化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食药快速检测服务。西城区食药监管局局长闫学会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也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

  唐山市引导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500平方米以上大中型超市,建立(改造)食品快速检测室,每月确定两天为“公众开放日”,免费向群众提供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服务。截至2017年5月,该市免费为群众检测食用农产品51847批次。

  杭州市出台《杭州市危害食品安全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明确27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举报这些行为的奖励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2015年杭州市共收到食品举报投诉咨询事项20828件,较上年同期增长28.95%。2016年杭州市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75%,市民对杭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知晓度高达85.5%;90.3%的市民对杭州创建成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充满信心。

  3年来,各试点城市注重引导全民参与创建,政府部门、企业主体和社会各界“三位一体”整体联动,地区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公众食品安全知晓率不断提升,创建参与度和支持率继续攀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