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馆有人私设“存包处” 月入六七千

2017 年 4 月 12 日3060

一位“存包人”(左)正在询问是否需要存包。

一位“存包人”(左)正在询问是否需要存包。

4月6日,北京美国大使馆外,一位男士正在使馆对面的私人“存包处”存包。本版图片/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4月6日,北京美国大使馆外,一位男士正在使馆对面的私人“存包处”存包。本版图片/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大使馆外的存包江湖,去雄安买房的人是读不懂的。”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外提供存包服务的商贩再次被关注。记者了解到,由于使馆签证处禁止申请人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或手包等进入,并且不提供保管服务,使馆外聚集了众多“存包人”,以20元到30元不等的价格提供存包服务,并自称日收入在二三百元。

  朝阳麦子店城管执法队表示,会加强进行查处,但由于存包需求,打击根治存在困难。

  存包价格20元到30元不等

  4月7日下午,北京气温接近20℃,天泽路上美国驻华大使馆外,签证处设有两层1米多高围栏,入口处,已经排成几米长的队伍。

  马路对面,各种私家车停在马路牙上,车门和后座时不时会打开,放进去不同款式的包;几个皮肤黝黑,头戴渔夫帽的人站在路口四处张望。他们将包背在胸前,三五成群,盯着每一个前往大使馆的路人。

  “要办签证吗?你这个包啊、手机都是不让带进去的。放我这儿存着,30块。”天泽路口,见来人背着女士挎包,很快有几个中年妇女围上来。

  对方犹豫了下,把包递过去。一名中年妇女接过,将手中的编码牌交给存包者,这是一个由螺旋状胶绳穿起的手牌,手牌上方标记着阿拉伯数字,下方则是一串手机号码。

  “你办完签证来找我,取包再付钱,我就一直站在这个路口,或者马路对面。”说完将包直接背在身上,再去寻找下一个客户。

  这些人,就是美国大使馆外的“职业存包人”。

  这些“存包人”来自全国多地,年龄在30岁到50岁不等;使馆外,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存包位置,有几人共用一辆私家车,将包放置在后备厢或是驾驶座。有在签证处对面的人行道上,摆着两排超市里存包的小柜子;有人则直接把包背在身上,成了人肉存包处。

  额外提供拍照、咨询、代办签证业务

  除存包外,这些个体商贩还提供打印、拍照、咨询、代办签证等业务。存包的小轿车被改造为微型的照相或打印室,电脑通常被摆放在驾驶室里,打印机、背景布置于后座。

  签证出口,就设在队伍尾端的铁丝网一侧,是一扇单向旋转的栅栏门。所有签证的申请者,都会在2小时的签证程序后,从这里走出。

  “注意了,那个穿米色大衣的,签证没过,马上就要出来了。”签证出口的路边人行道处,存包人放了两个塑料小凳子,站在凳子上,透过大使馆的玻璃,张望办完签证准备出门的人。一边观察着,一边叮嘱身边的同伴,守在出口处第一时间“截获”不合格的人。

  “你怎么知道这个人没过?”旁边有人疑惑问道。“你看他手里拿着蓝色条子,笑嘻嘻的,那就是办好了。没办成的拿着的是白色条子。”这名30岁左右存包人回答,这是现在他们主要的生意。

  如果是因为手续问题被拒签,他们会将对方领到马路对面的小汽车里,现场进行签证失败原因咨询。如果是因为携带了U盘等违禁品,则会直接指挥对方留在旋转门内,伸手接过这些物品,对方再重新回去办理签证。

  “其实存包一天大概就200到300的收入,要是能遇上几个代办签证、加急预约的,那这个月的收入就高了。”一名中年存包男子王力(化名)说,并递来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写着“美国使馆签证、加急约号、加急取护照。并附上电话,姓名下方,会注明‘签证高级顾问。"

  “我们在这门口存包都好多年了,什么问题不知道呀。”王力继续说,代办签证是800元,加急预约则要1000元。“这个价格不贵,你们都要出国了还在乎这点钱,交给我们你们什么就不用管了。”

  延展

  城管:解决存包人问题并不容易

  据美国大使馆网站显示,不允许携带进入使馆的物品包括手机、任何武器、手提电脑、台式电脑、电子阅读器、照相机、手包及背包,并注明使馆不提供存包服务。

  此前有媒体报道,美使馆签证处的一位工作人员曾通过媒体表示:“使馆内没有足够的场地和人力支持,因此不会设立存包点。”

  事实上,很早之前,城管部门和民警就开始不定期对“职业存包人”进行整治。麦子店城管执法队联合辖区派出所执法。行动中,对存包车主进行了约谈、处罚。

  “我们经常去查,有的存包人看见我们的车子过来就会跑,有的也被处罚,但查完了他们又聚集过来”。4月8日下午,面对询问,麦子店城管执法队表示,“后期我们将加强查处力度。”

  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外,还有存包人在使馆对面人行道上摆上两排存包柜子,执法人员称,“我们之前还把这个存包的柜子给暂扣了。由于不少人有在大使馆外寄存物品的需求,而附近又没有这样的地方,因此商贩搞寄存服务的问题想彻底解决并不容易。”

  对此,朝阳区麦子店民警表示,“我们也经常打击,虽然没有接到过存包人员把东西拿走的警情,但存包也有隐患。万一包被拿走了怎么办,建议去办签证的人,可以提前叫朋友同行帮忙看包,不要支持他们的行为。”

  讲述

  年龄最大存包人“入行”已26年

  存包的人多了,矛盾、纠纷也会发生。“我老公被逮进去了,就是因为抢生意,我老公气急了,拿着一把刀架在对方脖子上,就是想吓唬对方也没真动手。”一位存包的大妈这样说,如今,丈夫被拘,她则继续这份工作。

  客户取包时,也时有纠纷发生。职业存包人李芳(化名)从事这行已经两年多时间,“有些人会乱收费。比如拍照,只说是50,但打印出来两张,就要你100;比如你存了两样东西,对方就说是30块钱,但出来他向你要100。还说你没问清楚,是1件东西1小时30,你存了3个小时,最少要100。”

  不过类似的纷争,往往也不会引来太大的事故,存包人一般也不会偷走包或是手机。“我存过价值几万的包,或是几十的包,但这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装东西的麻布袋。使馆外面都是监控,我们都指着这个生活呢,偷走那可就是犯法,以后还怎么做生意。”李芳说。

  谈及收入,大多存包人会摆摆手,说,“没多少钱。一个月,大概能挣个六七千。”李芳说,“其实在这儿大多是没文化的人,很多人还会在周末去别的地方打工。”

  一旦进入这行,很少有人会选择离开,即便经常面临城管或是民警的整治,“我年前才被警察抓过,被拘了五天。”李芳说,依据是影响社会治安。这些,他并没有告诉家里,“我只说我在干签证,他们要是知道我干的是违法的,就不让我来了。”

  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第二签证审理处,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周文芳,她坐在签证处的对面位置,在地上铺上一大块布,包就堆在上面,身上挂着“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卡,”卡上有她的姓名、电话,以及身份证号码。“她是存包人里少有的本地户口人,也是年岁最大,从业时间最长的人。”其他存包人介绍称。

  “我存包已经有26年了,我女儿是教师,她有空就会来这儿帮我。”周文芳缓慢说着,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办签证的啊,办什么的都有,以前办探亲的多、现在学生多。前十几年,一个女同志办签证去看丈夫,签了十八回。签证官说,‘你真有心,我给你签上’。她出来后就嚎啕大哭,那时候难签啊。”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