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大佬Facebook开始卖电影票了 O2O出海根本停不下来
导语
为了进一步强化美国用户对于Facebook的依赖度,近日,美国用户可以通过餐厅的Facebook主页订餐。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获得报价、购买电影票或在水疗馆及美发店预约。Facebook终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让用户发度假照片、再靠这些流量卖广告的社交网络平台,它要让用户和商家直接相连,提供一站式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Facebook 将支付和商业功能融入到自家信息应用 Messenger 上,正是受到了微信的启发,如今推出电影票服务,不知会不会又和微信“撞”了?
Facebook上“终于”可以买电影票了
据 The Verge 等国外媒体报道,近日,Facebook 已经与在线票务服务平台 Fandango 确立了合作关系,将在 Facebook 页面推出电影票销售服务。首次推出的影片包括《豪勇七蛟龙》( The Magnificent Seven)、《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Storks) 和《凯文·哈特:现在怎样?》(Kevin Hart: What Now?) 。
当用户访问影片页面的时候,会看到一个“购票”的蓝色按钮。点击进入之后,用户将能看到附近影院以及播放时间等电影票相关信息。移动端用户不需要离开当前使用平台及 App 就可以完成购票的整个过程,而 PC 端用户,则会直接跳转到 Fandango 网站页面。
移动端界面长这样:
Fandango 票务销售服务将在 Facebook 页面占据一个显眼位置,如果用户访问的是一个支持电影票销售的影片信息页面,就会在屏幕顶端看到“Buy tickets”(购票)字样的一个大的蓝色按钮。移动手机用户点击该按钮进入之后,可以查找附近的影院和放映时间信息,选择合适的地点及时间后,用户可以完成影票购买支付。整个过程都是在 Facebook 页面上完成,用户也是直接用 Facebook 账户来进行购买。电脑用户点击“Buy tickets”按钮后,会直接跳转到 Fandango 网站页面。
根据路透社提供数据,Facebook宣布这些新功能后,公司股价早盘上涨0.8%至129.58美元。与此同时,主营外卖订餐服务的网站GrubHub股价则应声下跌2.4%至每股41.07美元。
网络流量分析公司 comScore 的高级媒体分析师 Paul Dergarabedian 指出:“Fandango 目前采取的这些举措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对电影行业至关重要,因为人们一般不是一个人去看电影,所以通过社交媒体的作用很有可能将两人同行票增加到四人同行票。”
影院购票 App Atom Tickets 是 Fandango 的竞争对手之一,该应用主要是通过获取顾客购票偏好和次数,智能匹配出适合与朋友观看的电影,从而为影院和工作室提高影票销售量。今年 2 月份,Atom Tickets 获得 5000 万美元融资,由福克斯、迪士尼和狮门影业三家好莱坞巨头领投。
相比较而言,Fandango 目前在这一行业占据份额较大,票务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1%,其中 70% 的电影票是通过移动设备售出。Fandango 计划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让 Facebook 的影票销售服务覆盖更多的影片及影院资源,从而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性。
在学微信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来
学“好”发力O2O
本月早些时候,Facebook就发布了一个叫做“商场”(Marketplace)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在上面进行本地商品的交易,以此连接Facebook上的个人用户和商家。
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交属性,拥有17亿月活跃用户的Facebook还将同步推出“推荐”功能,让用户能够相互推荐好吃的餐厅等。当用户输入新的状态时,如果内容涉及让他人推荐餐厅、沙龙等,Facebook的人工智能就会检测到,并提供“推荐”按钮,用户点击后,请求推荐的状态就会出现在信息流中,好友就能根据请求进行推荐,各种推荐会以图钉形式出现在地图上,让用户更方便查找。
Facebook新推出的“分享”功能:
Facebook 近期为何突然发力 O2O 领域?其实不然,Facebook 从去年起就已流露出它的 O2O 计划。
一年前,Facebook 首次进军家政 O2O 市场,帮助用户寻找装修工、电工、水管工、保洁。Facebook 与 Pro.com 合作,帮助 Facebook Messenger 的用户找到有资质的家政服务人员,实时了解报价,并在几分钟时间内安排上门服务。
如果这些“新功能”听起来很熟悉的话,那是因为国内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早就开始在其社交平台上整合各种生活类服务,打造包括打车、交水电煤、订机票酒店、找保姆、水电工、甚至理财支付等在内的庞大生态圈。
Facebook今年6月才开放小额转账功能,而国内现在连支付宝都已经开始做社交,曾经的兴趣社交网站豆瓣也早就做起了垂直领域的生意——卖书、卖票、开小店,外卖应用也提供各种跑腿服务,各种类型的整合不一而足。
但在Facebook的主阵地美国,它还算是一个先驱者。而且这个有着大量月活用户的国外社交网络,极有可能借此从谷歌、Yelp(美版大众点评)、Fandango(国外最大电影订票网站之一)和各种外卖应用那里瓜分流量。
学“坏”数据造假
在微信自媒体“数据造假”事件发生后不久,Facebook 在视频广告数据上“造假”,欺骗客户达两年之久的丑闻,也成为美国科技商业媒体的热议事件。大概的情况是这样,九月份的时候,Facebook 在该公司网站“广告主帮助信息” (Advertiser Help Center) 的一篇文章中透露,Facebook 的用户平均观看视频时长的数据计算有误,因为Facebook 只计算那些用户会观看三秒钟以上的视频(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三秒内点了停止,就不会计算在内) 。Facebook 表示,这会导致数据被严重“夸大”。
更扯淡的是,Facebook 已经这么干了两年。也就是说,广告主们为Facebook 的“假数据”掏了两年的钱。
这还能行?广告代理商们立刻就爆了。Facebook 道歉、赔偿应该是跑不了了,估计私下也好解决。问题是,数据到底被夸大到什么程度?据广告代理商Publicis Media 提供的数据,Facebook 的用户平均观看视频时长被凭空增加了60% 到80%。
和微信公众号的“刷量”相比,Facebook 玩得可能还是小了点。但是不要忘了,Facebook 的广告销售规模可是不知道要比微信自媒体高到哪里去。2016 年第一季度,Facebook 的广告收入就高达53 亿美元。
“刷量”被打脸的微信自媒体,以后还有没有人买账,这个不好说。那么“假数据”对Facebook 的影响又如何呢?虽然这次丑闻发生之后,Facebook 的公关工作做得不错,总算把火势控制住了,但是一些大的广告主在减少Facebook 的广告投放,在事情发生前的几个星期就已经开始了。这其中就包括世界500 强消费品巨头保洁公司(P&G)。该公司在Facebook 耗时两年为旗下的一款产品做精准投放,但是却发现产品滞销。
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嘲讽该改改了
中国之外也还没有任何应用能提供微信的丰富功能。它拥有超过7亿月活跃用户,并集合了短信、语音、浏览、游戏和支付功能。从付停车费到预约门诊,从点餐到买咖啡,它可以用来做各种事情。与其说微信是一款应用,不如说它是一个完整的移动操作系统。中国移动终端用户的全部在线时间里有超过三分之一用于微信。汇丰银行对微信的估值超过800亿美元。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西方的应用看起来落后得无可救药。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仅仅是西方公司的模仿者,自己则无法创新。对于这种傲慢的观点,微信无疑是最好的回击。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案例。阿里巴巴通过托管付款这一聪明做法帮助买家和卖家建立信任,撬动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如今它还利用其庞大的客户数据库提供各类服务,包括信用评分、数字营销、审查签证申请人及婚恋网站用户。滴滴的叫车应用也包括很多新颖的功能,如按需提供的公交服务、新车试驾等。新浪微博(相当于中国Twitter)则有内嵌的支付系统,并且支持优质内容服务,这两个功能都是Twitter所欠缺的。有了来自支付、虚拟商品和游戏的收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像西方对手那么依赖在线广告。
因此,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灵感流动现在已变成双向的了。Facebook将支付和商业功能融入信息应用,正是受到了微信的启发;Snapchat从短讯应用扩展到媒体门户,以及谷歌、Facebook和微软对聊天机器人(和客户聊天的智能软件)突然高涨的热情也始于此。西方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正由一个中国的成功故事来塑造。要想一窥移动商务的未来,各家公司不应只盯着硅谷,还该看看太平洋的另一边。
返回金陵热线首页
(责任编辑:JL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