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7月下旬后或几大流域同时抗洪

2016 年 7 月 23 日2200

  7月22日,国家防总向澎湃新闻(http://www.zjjv.com/)通报,淮河发生2016年第1号洪水, 今年首次达到警戒水位。

  7月18至21日,淮河上中游降了暴雨到大暴雨,累积面雨量淮河上游108毫米、中游53毫米,最大点雨量河南平顶山磁盘岭297毫米。受降水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水文站水位迅速上涨,7月22日1时达到警戒水位27.50米,为2016年首次达到警戒水位,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洪水编号为“淮河2016年第1号洪水”。7月22日8时,王家坝站水位涨至27.75米,相应流量3340立方米每秒。

  7月22日8时,长江监利至大通江段超警0.15—1.24米,其中监利至汉口江段较21日8时上涨0.01—0.13米,九江至大通江段较21日8时缓退0.01—0.03米。22日8时,太湖平均水位缓落至4.45米,较21日8时下降0.05米,超警0.65米,其周边有24站水位超警0.01—0.72米,其中3个站超保0.11—0.16米。20日,太浦闸和望亭立交日均下泄总流量1130立方米每秒。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出现27次强降雨过程,太湖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长江中下游偏多5成,海河流域6月份以来偏多8成。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太湖出现历史第2高水位;长江出现2次大的洪水过程,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自1999年以来第一次全线超警。有363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多。今年第1号超强台风“尼伯特”先后在台湾和福建两次登陆,是1949年以来我国最强的首个登陆台风。7月18日以来,主雨区北抬东移,北方地区发生强降雨过程,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发生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一些支流发生超历史或超保证水位洪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江淮、江南以及华北等地灾情较重。

  国家防总强调,要充分认识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艰巨性。从预测分析看,7月下旬以后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仍然偏差,长江中下游、淮河、黄河、海河、松辽、太湖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台风登陆几率可能偏高、强度可能偏强、影响可能偏重,很可能出现台风暴雨高水位交织影响、汛情由南向北持续推进、几大流域多条战线同时作战的极端不利局面。从汛情发展看,太湖水位受河网地区水位控制和外江高潮顶托的双重影响,水位消落较为缓慢,环湖大堤及河网圩堤防守压力难以纾解。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高位波动,干支流堤防经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防守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海河流域源短流急、河系复杂,防御难度不可低估。从防洪体系看,有的重要堤防存在险工险段等防洪隐患,近几年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水电站和北方大量防洪设施尚未经受大洪水考验,中小河流防御标准低,山洪灾害点多面广、防御难度大,城市排涝能力普遍不高,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大,海堤建设相对滞后,水毁灾损水利工程多,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从应急处置看,一些地区暴雨洪水过程多,抢险救灾消耗大,灾区一线干部群众连续作战,容易产生厌战情绪和麻痹思想。北方很多地区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部分干群水患意识淡薄,抗洪抢险实战经验不足。城市流动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组织难度大,群众性应急抢险力量薄弱,也给防汛指挥和突发灾害应对工作带来挑战。

  当前,全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扎实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