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神奇的千年古村,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2016 年 2 月 7 日2700

  那些被忽略,却急需保护,

  并等待识货之人光临的,

  古村落

  ...

  中国有两个神奇古村落建筑,

  在歪果仁眼中特niubility。

  一个是客家围屋,

  主要分布在粤北和福建,

  《爸去哪》让已出名的它更知名;

  

  而另一个分布在豫陕晋交界处,

  比起围屋更令人惊奇,

  只是鲜有人知道;

  它是地下四合院——地坑院。

  

  在河南三门峡市,

  有个千年古村落叫庙上村。

  这是一个神奇的村庄。

  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

  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

  △远望

  △近看

  每个第一次闯进这里的人,

  都会忍不住为此奇景感到诡异,

  而一旦那走进地平线之下的院落,

  又会因为古人那脑洞大开的设计,

  爱上这有4000年历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

  

  这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曾惊呆德国人,

  如今这些藏在山旮旯的老土东西,

  不争不抢却惊艳了初次见识的国人。

  

  地下四合院,活在地平线下的神奇村庄

  这个古村落叫庙上,

  是因为原来村里庙宇多,

  以前村里只有300来口人,

  却有山神庙、马神庙、关帝庙、

  岳飞庙、文昌阁等十几座庙宇。

  

  但现在一座庙宇都没有了,

  抗日战争时期打仗毁坏不少,

  建国初期搞建设需要木材又拆了不少。

  

  但庙虽然没有了,

  庙上村的名字却流传下来。

  和村名一同流传下来的,

  还有80多座地坑院,

  庙上村也因此成为三门峡市,

  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

  

  地坑院又称天井院,

  无论叫那个名字都非常形象,

  从地平面往下挖六七米,是为坑,

  从挖好的院落网上看,是为天井。

  

  地坑院是四千年前老祖宗无房可住,

  被困难生活逼迫而研究出来的,

  这种“洞穴”民居,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因为这里的土质是粘土,

  才能挖出这样的地下院落,

  其它地方则不行。

  

  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至7米深、

  长12米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土坑,

  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至14个窑洞。

  于是就成了有房子有院子的惬意民居。

  

  其中要留一洞凿成斜坡,

  形成阶梯状弧行甬道通向地面,

  是进出地坑院的通道。

  

  当一个个地坑院聚起来,

  就是一个地坑院村。

  广则星罗棋布,蔚为壮观;

  小则曲径通幽,一院一个世界。

  

  小村十几户、几十户人家,

  大村上百户、成千户。

  千百年来,鸡黍桑麻,绵延不断。

  

  只闻欢声笑语,不见村落人丁,

  知道了真相,就不会觉得诡异了吧?

  这里的烟火生活,平平凡凡,又奇奇怪怪

  那么问题来了,

  祖先几百年前留下的民居环境与今相差甚大,

  那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吗?

  ·走进院落

  进入地坑院村落,

  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都是,

  那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

  那庭院中的绿树红花、窑顶上的麦秸垛,

  满满都是丰收的味道;

  

  还有那悬挂着的红灯笼,

  那张贴着的剪纸,

  那袅袅升起的炊烟,

  还有那孩儿嬉闹的欢声笑语,

  处处有着淳朴的民风。

  

  在这秋高气爽,

  抬头就是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

  一切都那么鲜艳夺目,

  一切也那么协调统一。

  

  院内则栽植乔木果树,

  春天,花开满院,蜂飞蝶舞;

  夏日,荫翳蔽日,纳凉避暑;

  秋时,果满树,粮满仓。

  

  无论是在枣花飘香的夏收6月,

  还是8月秋收芒种,

  只要看到那崖畔、路边、入口的枣树,

  闻到那悠远的红枣清香,

  就有了家的氤氲幸福。

  

  就像鲁迅的《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宅子分配

  地坑院内的窑洞分为:主窑、客窑、

  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

  又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为:

  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

  

  比如一座西兑宅院,

  主窑在正西,厨窑在西南角,

  客窑在西北角、北面及南面偏西角,

  东南角和东面为五鬼窑和茅厕窑,

  东北角为门洞窑。

  可是很有讲究。

  

  ·走进地坑院屋内。

  有的墙上有剪纸、床铺,

  这里的房子冬暖夏凉,自带空调。

  而且防火防煤气,很舒服。

  

  ·烟火生活

  每到农闲时节,

  村里的剪纸艺人汇聚于此,

  一边唱歌、一边剪纸。

  他们中可是曾在全国剪纸大赛中,

  得过多次金奖的。

  

  家里孩子放学后,

  直接将书包扔进庭院,

  然后从门洞飞奔而入……

  这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

  着实让外地访客吃惊不小。

  

  柴米油盐,吃喝拉撒,

  舂种秋收,婚丧嫁娶,

  迎来送往,高堂弄饴,

  繁衍生息,此一院皆可矣!

  △娶妻

  △娶妻·村民围观

  

  △娶妻·拜堂

  ·十碗席

  住地坑院冬暖夏凉,品十碗席,咸淡皆宜。十碗席是当地老百姓招待贵宾的一种特有宴席。因当地气候干燥寒冷,故宴席菜汤兼有,且味道多偏香辣咸酸。而其中的山珍海味,来自当地最原始最地道的食材。

  

  △十大碗

  

  △山珍

  

  △海味

  

  △扣肉

  

  △日常制作过程

  

  △变先进了

  ·穿山灶

  我们当地的这个叫穿山灶,火头炒,紧接着炖、焖、蒸四大工序,后面的其它灶头主要用于保温,多余的热量就这样沿着斜坡上去并充分利用。古人来自生活的创造性智慧是杠杠滴。

  

  与地上世界的热闹、喧嚣相比,“藏”在地下的地坑院显得十分静谧,仿佛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家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得到完美体现。

  

  但是,它们遇到了些问题

  1985年前,

  几乎整个庙上村的人都住在地坑院,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

  就开始有人搬到地面居住,

  如今住在地坑院的,

  基本是老人或还没建新房的人。

  

  黄土的墙,黄土的屋顶,

  年轻人嫌这土气,进出不便,

  都不愿意住。

  

  于是多数村庄的地坑院,

  早已人去院空,

  窑院遭废弃者无数,

  人们已经不可能再搬回去。

  

  比起其他地坑院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荒废状态,庙上村因为开发了一个庙上天井院度假村,那些古老的地坑院得以重生,但比起福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进行整体性保护,地坑院却正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远去。

  

  旅行,其实我们怎么忍心让这神奇的村落离去呢?

  比起外面喧嚣的尘世,在这里,似乎一切都停滞了,没有网络、没有轰鸣、没有诱惑、似乎没有欲望,也许我们早晚会理解,那才是一种享受。

  

  如果你不能离群索居,那么,去就陕县探访神奇村落,来一场清净的旅行。

  

  而且陕县不仅拥有地坑院文化,更拥有独特的温泉,与法国维希温泉小镇的疗养、历史风情度假不同的是,陕县温泉可饮可浴,冬天正合适。

  

  再加上春节的地坑院里里外外,热热闹闹,扭秧歌、唱大戏、荡秋千等千年习俗正一一上演。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