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子志愿赴ISIS 反悔后冒死逃亡成功

2016 年 1 月 14 日2450

  

苏菲·卡西基(Sophie Kasiki)逃回法国后,站在法国的家里, 来源:法新社

苏菲·卡西基(Sophie Kasiki)逃回法国后,站在法国的家里, 来源:法新社

  特约撰稿/赵盈轲

  2015年2月,法国女性苏菲·卡西基(Sophie Kasiki)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伊斯兰国”控制的叙利亚城市拉卡(Raqqa),两个月后,这位34岁的母亲成功脱离了“伊斯兰国”控制并返回法国。

  她用Sophie 卡西基这个笔名出版了一本书, 名字叫作《“伊斯兰国”的夜幕下——一个悔过者的自白》(Dans la nuit de Daech, confession d'une repentie),书里主要讲述了她为何加入“伊斯兰国”以及她又是如何逃脱的故事。

   返法后出书撰写投奔“伊斯兰国”的故事 引发争议

  在亚马逊的网站上,弧度看到这本书的评论还不是很多,评论也大都是负面的,有读者谴责了她的行为,认为她在15年2月(即《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就去投奔“伊斯兰国”,还带着4岁的儿子,这简直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逃回法国,又来出书赚钱赚眼泪,这位女读者看完后表示对此绝不买账。

  卡西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的,我曾经很傻很天真,迷茫又脆弱,我带着四岁的儿子投奔了‘伊斯兰国’,但是那些平凡的ISIS的男孩们是怎么成功给我洗脑的呢?”

  在社交网络上,在她最近发布的新书回忆录里,卡西基都在谈论和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她在推特(Twitter)网站上发布了33条推文,都与她在叙利亚的经历有关。其中最新的一条是转发《世界报》对她的采访,有574条转发,98条点赞。

  法国《世界报》(Le Monde)、英国《卫报》、 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法国新闻周刊(《l’Express》)等媒体都在她返法后采访了她。

她用Sophie 卡西基这个笔名出版了一本书, 名字叫作《“伊斯兰国”的夜幕下——一个悔过者的自白》 来源:《卫报》

她用Sophie 卡西基这个笔名出版了一本书, 名字叫作《“伊斯兰国”的夜幕下——一个悔过者的自白》 来源:《卫报》

   幼年经历导致内心空虚 为找回生活的意义投奔“伊斯兰国”

  弧度看到卡西基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她是来自喀麦隆的移民,八岁丧母,随后赴法投奔姐姐,住在法国巴黎的郊区,社区中有很多移民和穷人,犯罪率很高,居民的生活也很混乱。她在那里的主要工作是帮助犯过罪的年轻人及青年母亲重新融入社会。即使做着外人看来有意义的工作,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由于年幼时母亲的去世,她失去了一切的依靠,也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所以一直感到内心空虚。

  4年前,儿子雨果降生,但这依然没有能填补她内心的空虚。因此为了“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在2015年2月带着儿子秘密投奔了“伊斯兰国”。

  投奔“伊斯兰国”的最初原因,是因为在几个“伊斯兰国”分子有意识的唆使下,她以为自己能够帮助到当地的妇女,这跟自己在法国所做的工作相似。

  但到了那里之后,情况让卡西基震惊,她被要求“正衣冠”,穿上密不透风的黑色长袍,身体的每一寸皮肤都要裹严实,要每天按时间做足够次数的礼拜,而且不能单独外出。此外,“伊斯兰国”的宪兵队也时刻巡视每个人,检查女性是否“衣着得体”,是否会违规独自出门,等等。这一切让她难以接受。

拉卡“伊斯兰国”内部的士兵 来源:法国新闻周刊

拉卡“伊斯兰国”内部的士兵 来源:法国新闻周刊

   好心当地人帮助 一路逃到叙利亚、土耳其边境

  回忆起这段经历,卡西基说:“在叙利亚的经历简直如身在地狱。”

  然而最终让卡西基萌生逃跑念头的导火索事件,还是因为有段时间她没有按规定做礼拜。为了惩罚她,那三个说服她前来叙利亚的男孩就把她关进了名叫玛达法(Madafa)的监狱。

  有一个法国人甚至要求他带儿子去清真寺做礼拜,她大声说道:“别碰我儿子!”对方的回应是打了她一巴掌。她对《卫报》记者说:“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生最大的错误,那就是来到这里。我身在一个异国的城市,我不认识任何人也不说他们的语言,我看着我的孩儿子,我知道我必须强大,并且尽我所能带他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这件事情以后,“伊斯兰国”的法国士兵也把她儿子关进监狱,那里的女囚犯把那些士兵看成“白马王子”,把他们的监视和看管看成是保护,对于身处监狱十分开心,这让她更加不能理解。接下来的一天,当所有狱卒在忙于办婚礼的时候,卡西基发现了一扇没锁的门,就逃了出去,一直走到一个一个当地人的家里。

  在那里,她跟叙利亚反对派的战士取得了联系 他们帮助她联系了她在法国的丈夫,后来一个年轻的叙利亚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她和她的儿子藏了起来,还骑着摩托把她们母子带到叙利亚、土耳其边境,他们在任何一个检查站都没有停下接受检查,因为如果被发现逃跑,他们都会死。就这样,她从叙利亚逃到了比较安全的土耳其,再设法回到了法国。

  据法国一家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12月就有将近220法国女性加入了“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恐怖组织,但曾深入拉卡、又能成功逃出的西方女性基本没有。

  以下是法国新闻周刊(《l’Express》)对卡西基的采访内容,讲述了在叙期间她所目睹的“伊斯兰国”控制下当地妇女的生活和其它所见所闻。

  E:法国新闻周刊(《l’Express》)

  K:Sophie Kasiki

  E: 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前往拉卡的?

  K: 之前因为做社工的缘故,我结识了三个男孩,他们后来也去了叙利亚。其中一个在2014年12月联系我,称只希望向我了解他亲友的境况,慢慢的,我们又聊到了叙利亚冲突的问题和那里的女性救护所。

  他说,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拉卡的女性生活状况很不好,亟需援助和开导,并立刻邀请我一同前去叙利亚。我就这样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其中一所女性救护所工作。我曾提出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护、心理救助培训。但他们说,我一定能派上用场。

  我们在谈话中对“伊斯兰国”只字未提。他们总是含糊其辞,但似乎就知道如何让我缴械投降。2月20日,我订了去伊斯坦布尔的机票,跟我丈夫解释说我是去当地一家孤儿院做义工。

  E:您随后来到了拉卡。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K:我一到那里就很震惊,男人们每个人都全副武装,女人都披着面纱,像“幽灵”一样在城市里游荡。我一到拉卡就被要求“正衣冠”,他们要求我穿上密不透风的黑色长袍,身体的每一寸皮肤都要裹严实,要每天按时间做足够次数的礼拜,而且不能单独外出,这让我很难受。此外,“伊斯兰国”的宪兵队也时刻巡视每个人,检查女性是否“衣着得体”,是否会违规独自出门,等等。对我来说,这一切都难以置信和不可接受。

  E:您和救护所里的其他女性都保持着什么联系?

  K:我们之间根本没有联系,这也是最让我震惊的。我和其它志愿者一起,帮助了很多女性成功分娩,其中许多女性来自叙利亚,但是这里对她们的歧视十分严重。尤其是那些来自欧洲和北非的女人,她们自认为比叙利亚人要高一等。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伊斯兰国”向来就把叙利亚人刻画成“愚蠢、肮脏并且需要进行改造的人”。

  有一次,一名叙利亚妇女因产后阵痛呼叫帮助,但被看护直接拒绝帮助,并讥笑道:“她能在这里生孩子已经是走运了!” 医护人员的嬉笑和产妇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面。

  E:在拉卡的经历对您来说无疑是一种幻灭。一个月之后,您实际上就被关进了一所“女子监狱”。这是为什么?

  K:有段时间我没有按规定做礼拜。为了惩罚我,那三个说服我前来叙利亚的男孩就把我关进了名叫玛达法(Madafa)的房子。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大监控室,里面住的是没有丈夫的少女、弃妇和自杀式袭击者的遗孀。她们中不少是被关进来的,但其中也不乏自愿前来者。

  尤其是两个叙利亚女人,她们甚至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庇护所”而倍感自豪。对她们来说,“伊斯兰国”就意味着金钱。她们通常来自贫苦家庭,家人为求自保,便将她们毫不犹豫地卖给了恐怖分子。我在那里还结识了除我以外、另一个会说法语的人,她似乎是因为私藏阿萨德的军事地图,而被同住的女伴举报,才被带来这里。没有人知道她之前是怎么把军事地图藏进来的。

  E:这种告密行为在拉卡常见吗?

  K:司空见惯,而且不仅限于女性之间的交头接耳。不管是在这所“女性监狱”还是在大街上,这里的所有人无时无刻不在监视别人,同时也无时无刻不被监视着。因此我一直努力和所有人都保持距离,以免向别人暴露我想逃走的想法。我一直都想方设法逃走,万幸,我平安无事地回来了。

  E:在这座“女性庇护所”的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K:举家都在那里生活的,会被分配一间单独的房间,而单身女性则和他人合住。整个“庇护所”被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妇人监守。她也和那些男人一样全副武装,并随身携带手铐,时刻警惕,毫不松懈。

  住在“庇护所”里的女人是被无限期关押的。唯一的消遣就是一间放着电视的屋子,电视上不间断播放“伊斯兰国”的宣传画。除了偶尔播放的阿拉伯语学习动画,其他时间便周而复始地展示“伊斯兰国”暴行,并且让所有孩子都随意观看,母亲们有时也会被电视节目逗乐。凑巧的话,我也能找到可以给我儿子看的动画。

  E:如今您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内部的女性有怎样一种印象?

  K:对“伊斯兰国”来说,女人的主要作用就是生育。除此之外,她们不能显示自己的任何其他价值,甚至不能“存在”。在大街上也不能高声说话,必须时刻保持低调甚至隐形。她们的生活完全围绕一个男性,而这个男人实际上就成了她们的主人。显然,并非所有女人都发自内心想留在拉卡。但那些心甘情愿留下的,都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个个都“愿为市鞍马,从此替夫征”。

  (文章中姓名均为化名)

  本文来源:弧度(微信公众号:hudunews)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