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就业创业合肥模式 为江淮崛起聚八方人才

2015 年 11 月 6 日3510

  李克强总理深入合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公司调研

  合肥的就业创业工作,“要让‘淮才遍地’,不再‘怀才不遇’。”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视察时,留下这样的期许。那么,朝着“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迈进的合肥市,在就业创业上又做了哪些文章?

  总理视察为合肥就业点赞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就业尤为重要。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上海等地视察中,均是心系就业创业。而此次合肥之行,将人力资源市场作为重要一站,可谓是意义深远。

  当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热闹如常,70多家招聘企业、近千名求职者在这里相遇。9点36分,李克强总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人力资源市场。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电子大屏前,总理仔细观看合肥市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及成效展示,认真听取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跃对全市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等有关情况的介绍。当得知合肥今年新增就业14.7万人,比去年净增19.5%,李克强总理点头赞许。随后,总理又视察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模拟面试区和现场招聘区。在模拟面试区,当总理了解到求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以后,叮嘱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及职业指导专家要充分发挥作用,为大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一定要让“淮才遍地”,不再“怀才不遇”。

  促进就业是安邦安民之本,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时指出,各级政府一定要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推动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形势,使大学毕业生有更多创业选择和更好就业机会,返乡农民创业有更好环境,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红利。

  为江淮崛起树人才高地

  淮才遍地,不仅是盘活江淮大地的才市,更应该让八方人才来皖兴业。站在江淮崛起的浪尖,同时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合肥肩负着“妙棋一子活全盘”的历史使命。

  在长三角城市当中,合肥的人才优势尤为突出。据统计,合肥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合肥现有普通高校60所、各类研发机构680家、技师学院6所、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283所,各类科技人员60万人。架起江淮大地与长三角的人才桥梁,合肥早已布局谋划,从2011年开始,合肥与长三角城市圈实现了“招聘一体化”,合肥的招聘信息与长三角城市圈的政府人才网站实时互动。现如今,如果你想去长三角求职,只要登录“合肥人才网”,点击“长三角大中城市人才网联盟”,即可轻松享受跨站点招聘信息浏览和分享。

  人才的共享交流,也为合肥引来大量优质人才,使得长三角城市的区域整体优势得到发挥。如今,合肥每年吸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6000人,其中高端人才不下2000人;柔性引进一大批海内外专家担任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顾问;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生纷纷来肥挂职锻炼。

  如今,合肥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一流人才,构建出一张立体化的“大人才”网络,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为自身发展与周边城市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打造就业创业“合肥模式”

  2012年7月,合肥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合肥市人社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创业之都”成为合肥的城市名片,“合肥模式”也为世人所关注。

  扎实开展就业工作。合肥市成立了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涉及36个部门,并创新建立“1+X”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将就业创业工作目标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为创业者排忧解难。合肥市立法支持就业创业,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6亿元,涉及创业1.2万人。全市已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52个,累计孵化各类创业组织(实体)1.05万个,累计吸纳就业7.86万人,孵化成功企业4213户,带动就业6.17万人,上缴利税3.34亿元。

  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新建近2万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234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每年安排高校毕业生见习2700人。今年以来,合肥市已经接收高校毕业生进肥就业7.5万名,就业率为96.3%。

  盘活区域人力资源。合肥市在“合肥经济圈”的基础上,建立了“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实现人力资源跨地区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为全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罗敏 周莉 王绍侠)

标签:就业创业 合肥市人才 淮才遍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