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王者归来 沪指攻上3400点

2015 年 11 月 5 日4200

  昨日一扫前两日颓势,迎来了久违的大阳线,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两市仅有4只股下跌。更令人称奇的是,昨日之大涨,似乎是一场将错就错的“激情”。

  昨日A股一扫连日来缩量震荡的颓势局面,高开高走。沪指一举攻上3400点,单边震荡涨逾4%。创业板指涨逾6%。盘面上全线普涨,银行板块涨幅最小亦接近3%,非银金融涨逾8%领涨,券商、保险涌现涨停。“习马会”在即,引爆海峡西岸概念股。市场人气回暖,连持续跌停的泽熙概念股都峰回路转。截至收盘,沪指报3459点,上涨142.94点,涨幅4.31%;深成指报11885点,上涨596.76点,涨幅5.29%;中小板指报8039点,上涨408.67点,涨幅5.36%;创业板指报2584点,上涨155.05点,涨幅6.38%。沪市成交4261.04亿元,深市成交5679.77亿元,两市合计成交9940.8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6259.69亿元明显增量。

  银行股全线上涨

  板块方面,两市板块全线飘红。券商板块全线涨停,带动了大金融及参股券商等板块大爆发,保险板块大涨逾8%,银行股也涨近3%。此外,题材股火热,互联网、互联网金融、3D打印、福建自贸区、充电桩、智能穿戴、云计算、智能机器等均大涨5%。

  券商股个股全部涨停,保险板块大涨8.5%,银行股全线上涨,海峡西岸概念股现涨停潮。

  事实上,如果观察近期盘面,昨日之大涨虽然将错就错,但上涨逻辑依然合理。10月政策蜜月期后半段,虽然有双降、定点专项债、五中全会、二胎放开等一系列政策性利好,但受3400-3500前期二次股灾密集套牢盘影响,大盘却踟蹰不前,在3400点一线连续放出十字星缩量横盘走势,加之11月初遭遇徐翔“黑天鹅”,面对政策暖风,多头却无抓手可突围,压抑之情绪可想而知。

  截至A股收盘,沪股通净卖出金额21.91亿,当日额度剩余151.91亿,余额占额度比为117%,港股通净买入4.58亿,额度剩余100.42亿,余额占额度比为96%。 同花顺(300033,股吧)超级BBD数据显示主力资金疯狂流入,沪市流入325.52亿元,创业板流入82.52亿元,主力资金疯狂抢筹,后市有望进一步走高。

  短期浮筹清洗即将完毕

  巨丰投顾分析认为,当下市场,经历十月的反弹之后,短期浮筹清洗即将完毕,而私募大佬被抓几日后,游资短期观望情绪结束。此外,在货币政策逐步宽松以及养老金入市预期下,指数震荡上行仍是大势所趋。因此,巨丰投顾郭一鸣认为,昨日百点长阳开启反弹新,但走势上还将是震荡趋势,具体重个股轻指数。至于机会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个股以及年报高送转预期标的股。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向记者表示,昨日券商股大涨主要是受到深港通将要开通的传闻刺激,但券商股行情不是一日游的行情,或许会引领大盘展开第二波反弹、冲破3500点压制。不过,杨德龙也强调,3500点一线有大量前期套牢盘,一旦突破,会有很多解套盘抛压,形成上涨的阻力,因此11月份乃至四季度都将会是震荡反弹的走势。

  摩根大通原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则异常的乐观,他认为A股像当前这么便宜没有道理,尤其一些大盘蓝筹的市盈率只有4倍~5倍,但股息分红率却达到了6%~7%。

  操作策略

  后市连续井喷

  昨日两市放量冲关而上,后市一般是加速上涨。技术特征:日线指标第五次中位向上,同时依托指标金三角徐徐展开,后市就是连续井喷。形态上,几何形态明显是突破态势;K线中继向上跳空缺口随时可能产生;均线多头排列向上发散,局部牛市又将来临。浪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3)浪大于(1)浪,随后(5)浪更大。操作上,坚定持股,绝不半途而废!

  行业强弱:ST板块化肥酿酒日用品汽车化工电子贸易有色金属食品农业综合类造纸印刷供水供气深成指数IT家电汽配纺织通信传媒教育中小板电气设备券商保险创业板建材旅游机械制造零售连锁医药生物上证指数房地产运输物流建筑工程电力银行煤炭石油燃气钢铁等39行业。上表ST板块、化肥等18行业高位向上,酿酒、汽车等16行业高位平移,通信、电气设备等5行业高位向下,大龙再度抬头。(黄健)

  旁边报道

  港交所:深港通仍未达成结论

  4日早上,已横盘调整数日的港交所股价出现异动,于早盘飙升逾8%,为近四个月来最大涨幅。截至港股早收盘,香港交易所股价报217.2港元,涨8.71%。对此,港交所网站于4日中午在其网站刊发公告,回应4日上午的股价异动及关于深港通年内开通的市场传闻。

  公告称,港交所注意到4日香港交易所的股份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波动,及传媒引述央行行长就深港通于今年推出的报道。

  公告指出,港交所一直有与中国内地相关机构就建立深港通的事宜进行洽谈,同时强调,截至11月4日,有关建立深港通的建议仍有待监管机构批准,相关洽谈也并未与相关机构达成结论。财经网

(责任编辑:HN66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