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危害食药安全犯罪日趋智能化网络化

2015 年 4 月 10 日3750

原标题:危害食药安全犯罪日趋智能化网络化

今天,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发布了2014年查处的食品药品十大违法案件。“去年,全省食药监系统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333件,案值约10.83亿元,其中,案值超千万元的46件,公安部挂牌督办25件,国家食药监总局挂牌督办21件,江苏省食药监局挂牌督办38件。”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朱勤虎表示,随着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力度的加大,当前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

在江苏省食药监局通报的十大案件中,一起制售假冒抗生素案件较为突出。

2013年年底,江苏省淮安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对某医药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从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购进了8个批次的“泰能”(通用名为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标示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分装)。

经查,这批产品不是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分装,其中5批次产品的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成分含量为0。2014年2月21日,淮安市食药监局与淮安市公安局联合成立专案组对此案展开侦查,并于当年9月28日展开集中收网行动,在北京市丰台区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捣毁了北京丰台、房山等处4个制售假药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查获假冒“泰能”“罗氏芬”“波立维”等成品和包装近18万件以及大量制假工具。

经审查,该团伙自2013年以来,在北京丰台、房山等地的租房内,利用回收的或仿制的药盒、药瓶,使用国产普通抗生素药物进行装填,大量生产上述假冒产品,通过电话联系买家销售到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累计销售8万余盒,涉案货值金额1000余万元。

据了解,此案利用回收的药瓶、外包装非法罐装生产高端抗生素药品,再返流回合法流通渠道和使用环节,是目前应当格外予以关注的进口药品制假售假新动向。

朱勤虎表示,当前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隐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利用互联网制假售假的趋势更加突出,给监管部门今后的查办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制假售假活动跨区域的分工协作特点更加明显,为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增加了困难;快递物流业已成为假劣产品流通的主要运输渠道,甚至成为货款代收平台;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向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制假售假分子注重借助多种媒介散布虚假信息,以欺骗消费者达到销售非法产品的目的。

本报南京4月9日电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