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

2015 年 3 月 14 日2580

【慧聪广电网】伴随着社会环境、技术发展、行业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中国纪录片行业在近几年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舌尖上的中国2》《互联网时代》等大制作纪录片的影响和引领下,纪录片继续从小众化进一步走向大众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数量、点击量、媒体关注度稳步提升。

根据美兰德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电视台上星频道在播纪录片835部,占在播总节目剧目比例约为13%,网媒关注度超30万条,微博提及量达5500万条,视频点击量超过14亿;在网络视频领域,美兰德所统计的17家视频网站共播出纪录片约1万部,全网总点击量超过153亿。此外,随着各类题材纪录片的大范围播出,网友对纪录片的喜好也逐渐清晰,生活、脱口秀、情感类等比较现实实用的纪录片最受网民欢迎,而这也为未来纪录片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一)创作主体日益多元化

总局2014年出台规定,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纪录片的市场需求,给其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项目的推广方面,各专业纪录频道谋求更加广泛的市场合作空间,获得纪录片产业各环节互利共赢的全新局面。

2013年,在央视纪录频道倡议下,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和播出联盟成立。制作联盟汇聚了国内100多家纪录片制作机构,覆盖纪录片生产的整个链条;播出联盟联合了全国90家省市级电视台,开办《纪录中国》栏目,构建“中国纪录片联播网”,每天播出30分钟的纪录片,被业界称为“传播范围最广、参与电视台最多、节目种类最全”的纪录片传播平台。

在2014年5月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上,央视纪录频道宣布将启动创作试点基地,对中小制作公司进行重点扶持,并与规模较大的制作公司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此拉动中国纪录片实现规模化生产。对于基地内的公司,央视纪录频道会给予长期稳定的订单,保证节目的持续性生产,同时增加节目制作经费、简化选题申报流程,保证制作机构获得最大利润。在“加价”购片的同时,还将对有潜力的创作团队进行专业化业务培训,竭力提高其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从全国市场看,目前共有2000家以上制作纪录片的影视公司。2014年,这些公司也纷纷乘着纪录片的“起势”,各自巩固和强化原有标签和行业地位,谋求转型升级。

2014年3月20日,在创作传统公司方面,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上市,成为“分众公司”,走到资本市场面前。在发行传统公司方面,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从纯发行向发行、自制全面转型,并谋求上市。在综合型公司方面,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一方面投入大制作《下南洋》、纪录电影《超级男生》;另一方面,依托自身发行能力拓展发行渠道,《纪录时间》为多家电视台“解燃眉之急”。

(二)“现象级”“上星”助推纪录片产业化

在内容方面,2014年,一批“现象级”纪录片持续发酵。《舌尖上的中国2》不仅仅开创了纪录片“周播”的模式,并且在立项之初就进行了项目招标;节目播出的同时段,天猫网开启《舌尖》美食同步开售;果壳网推出“舌尖”APP,发布官方菜谱等。它所引爆的不仅是新一轮美食搜索,更是直接将电商捧上订购第一渠道的位置,“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成为一道独特的商业模式。

在渠道方面,“上星”成为了2014年专业纪录频道的关键词。6月8日,北京纪实频道上星播出,除了采用卫星传输方式外,还将采用互联网多频传输、IPTV传播等多梯度覆盖方式,进行有效落地,精准传播。6月16日,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根据纪录片的受众定位,精准布局覆盖范围,频道将国产纪录片的比例从上星前的50%扩展到上星后的70%;并将取消对文化品牌栏目《大师》等的收视率考核,集中精力打造《纪录片编辑室》《档案》《往事》等品牌节目。

此外,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也在积极申请上星,这些省级纪实频道将与央视纪录频道共同打造出中国纪录片的新版图,形成“一超多强”之势。

而在未上星的地面纪录频道中,辽宁北方频道借由纪录片的独特魅力成为贴近本地观众的风格独具的综合频道,为地面纪录频道开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此外,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近年来也获得了大幅增长。

(三)新媒体改变纪录片生态

今年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首次把“最佳网络纪录片”纳入奖项设置,预示着网络环境将为纪录片类型的拓展提供新的活力和空间。

纵观各大视频网站,搜狐纪录片频道2009年上线,截至2010年12月底频道总点击率已达186亿次,而到2014年5月初,搜狐纪录片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搜狐自制纪录片栏目《搜狐视频大视野》总播放已经超过7.9亿次。爱奇艺网站成立半年后,纪录片频道就达到了百万余次的播放量,个别引起强烈关注的纪录片作品点击量超过400万次。截至2014年5月4日,7集《舌尖上的中国1》累计点击量达到7643万。根据央视视频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统计,到2013年上半年,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电视观看《舌尖上的中国1》的观众已经超过67%,通过传统电视平台收看的却不到33%。纪录片视频网站作为观看纪录片的新平台,正在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

此外,由演唱会、电视真人秀、大型娱乐活动衍生出的纪录电影也成为2014年纪录片的一大亮点。在电影纪录片方面,2014年国产纪录片进入院线上映的有两部,合计票房130万元。2014年大年初一,由电视真人秀衍生出的《爸爸去哪儿》获得了高达7亿元的票房,而另一部颇受业界认可的纪录片《我就是我》获得票房近700万元。

尽管纪录片这些年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依然不可小觑。在电视纪录片领域,电视节目中纪录片的比重虽然在逐渐增大,但整体仍属小众;在网络视频领域,纪录片视频点击量占全网视频点击总量尚不足1%,远远落后于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的“中国纪录片公众形象调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尤其《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公众对于纪录片的认知度大幅提升。然而,与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相比,公众对纪录片的实际认知还有待提高:48%的公众不知道纪录片,28%的公众近半年内没看过纪录片;有四分之一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并不知道它是纪录片,甚至把它归为电视节目、电视剧或者电影。

纪录片发展的制肘,首先是行业人才缺乏、人才老化;其次是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再者观众少、价格低、市场不成熟、版权保护不利,再加上境外纪录片输入的冲击,纪录片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