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食品安全网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15 年 2 月 1 日2250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如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伊利奶粉事件、镉大米事件等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今年,食品安全仍是省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省政协委员李庭凯:

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可以系统和持续收集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等相关数据信息,应用医学、公共卫生学原理和方法,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研判。监测结果为风险评估、制定修订食品标准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也为评价食品安全状况、确定监管重点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起国家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我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的监测计划开展了我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近几年工作情况来看,我省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主要困难是实验室设备不足的问题。

《食品安全法》第五章第五十七条规定,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我省共有131家疾控中心,通过计量认证的有22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6家,县级15家。即使在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中,由于设备短缺有些检验项目并没有在认证的范围内,不能满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要求。因为检验设备老化,数量不足,给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很大困难。李庭凯因此建议加大省、市两级疾控中心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上的经费投入。

省政协委员陈改玲:

在农村学校开设食品安全课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尤其是儿童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涌现出的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儿童食品市场,受经营条件、消费观念和监管力量薄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安全问题,一些不法商贩将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的三无产品流向农村,直接危害了农村儿童身心健康。”陈改玲说。

针对农村儿童食品安全问题,陈改玲建议做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学校是食品安全宣传普及教育的主阵地,食药监局、工商局等部门要配合学校做好安全预防教育工作,以幼儿园、中小学为主,开设专门的食品安全消费教育课程,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将健康安全消费知识理念植入学生心中,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整合执法力量,确立执法主体,在食品治理方面,我们的监管部门可以说长期是“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相互推诿,要明确责任主体,组建由食药监局牵头,联合质监、药监、工商、卫生等基层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干部沉下去,与辖区行政村群众加强联系,分区划片,包村包点。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规范商家经营行为。严格执法,构建长效安全机制,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严格食品经营者质量管理责任,切实向学生消费者负责。努力做到源头治理与市场巡查相结合,营造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省政协委员黄卫东:

用立法的手段抓食品安全

每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我们的监管部门都要雷厉风行地进行一次大规模专项整治。这种“救火式”、“疲命式”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经明显背离了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黄卫东建议,要动员和动用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物价等部门统管协调。各级政府、各行业层层落实责任。要从生长、生产、加工、流通、食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用立法的手段来抓安全工作,建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以“政治责任感”抓食品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我省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工作,仅仅停留在“经济问题”的层面上。殊不知,食品安全不仅仅是食品质量、卫生这样一个简单的食品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和大众的整体安全,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安全,而是影响广大消费者包括消费心理在内的种种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政府职责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信用和权威,冲击着我们的政治基础、执政基础,必须把它上升到一个“政治问题”的高度常抓不懈。

建议政府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追究并查处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行业是个讲道德良心的行业,全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和行业自律教育,增强企业依法生产、规范经营、诚实守信意识,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过各种形式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省政协委员解军: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立法规划

我省信息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关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各级政府以及省、市、县不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信息化进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一,在线公共服务缺乏标准,缺少面向公共服务的统一网上服务窗口,存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建设、低效率运行等问题,目前,独立、异构、互不相通的食品安全电子政务系统已成为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无形屏障。

解军委员建议,在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重要性认识的前提下,科学地做好我省信息化规划,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推进我省信息化在法定的框架内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网络问政机制”与问题解决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配套制度的建立完善;加强舆论研判,对重点商品、重大事件、突发时段的各类信息归口进行梳理,主动争取信息发布的统一,真正做到为民务实。将构建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纳入立法规划,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我省食品安全形势,使得食品危害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食品安全检索监测、公众信息服务等信息资源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平台,实现监测监管部门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提升政务效能,实现领导决策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服务规范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