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7个月查处3536起食品安全案件 涉案货值近亿元

2015 年 1 月 21 日3780

  大众网济南1月21日讯(记者 赫洋)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建政在发布会上介绍了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相关情况。2014年3月至10月,省食安办牵头会同12个相关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10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涉及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进出口等环节,涵盖婴幼儿配方乳粉、肉类、食用油、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以及学校食堂及周边、农村地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重点区域、网络食品交易等新型业态。专项整治期间,各部门查处食品安全案件3567起,涉案货值近亿元。目前全省已建立767个无公害农产地,食品安全抽检比例达历史最高。

  专项整治期间查处案件3567起,涉案货值近亿元

  王建政介绍说,专项整治期间,省食安办组织6个督查组,对17市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农业部门重点开展了以蔬菜、果茶、食用菌菌种、“三品一标”、肥料、农药、农作物种子等为重点的7大整治和春季农资打假集中行动。林业部门开展了食用林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了果品生产源头监管。畜牧兽医部门部署开展了兽药抗菌药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鲜乳违禁物质、瘦肉精、畜禽屠宰等5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海洋渔业部门突出渔业养殖禁用药物的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药物的行为。住建部门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和处理设施建设,济南、青岛、潍坊、泰安、临沂、烟台6市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已建成,淄博、东营、滨州、日照、聊城5市即将建成,全省餐厨废弃物处理国家试点城市达到5家。卫生部门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促进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规范发展。山东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口食品专项整治,发现不合格进口食品207批,涉及货值2224万美元,均按规定做退运或销毁处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肉类、食用油、红酒、桶装饮用水、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开展了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规范行动、清洁厨房行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行动等。

  上海福喜事件发生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行动,查封涉及肉品7173.4公斤,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青岛海关加强对进口农产品、食品,尤其是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乳制品的监督管理,开展了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济南海关加大监控分析力度,强化对食品进出口的监管。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产品整治。烟台市开展了对蓬莱、栖霞等葡萄酒生产重点区域的整治。临沂市开展了对沂水饼干、平邑罐头等重点品种的整治。莱芜市开展了对香肠加工专业村等肉制品加工集中区域的整治。截止10月底,专项整治期间,全省各级农产品监管部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567起,责令整改8686家,处罚1413家,取缔504家,涉案货值1278.5万元,罚款882万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6983起,责令整改91456家,处罚14001家,取缔2521家,涉案货值9473.6万元,罚款7150.9万元。

  烟台市成功破获多起食品大案要案,并在全省首揭工业明胶加工粉丝“潜规则”。临沂市相继侦破“毒豆芽”、“毒豆腐”、“注水肉”、“假劣蜂蜜”、“假劣饮料”、“病死畜禽”、“腌渍食品”等涉行业“潜规则”犯罪案件70余起。枣庄市摧毁了以王兆年为主犯的特大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3人,彻底捣毁整个产、供、销网络,该案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公布的全国食品药品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食品安全抽检比例达历史最高,建767个无公害农产地

  在对涉及食品安全违反犯罪案件进行重点打击的同时,各部门围绕整治重点品种和消费量大、风险隐患较大的食品品种,加大抽检监测力度,抽检监测批次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农业厅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抽检监测11360批。省海洋渔业厅完成部级抽检监测1153批、省级2202批,将贝类卫生监测区域由7个扩展至30个主要养殖区,数量由180个扩至1080个,监测数量比2013年翻了近三番。林业厅开展省级安全抽检监测4500批次。畜牧局开展抽检监测1.5万批,组织快速检测70余万批,涉及肉、蛋、奶、饲料、兽药等8大类20多个监测品种,监测范围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区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抽检监测近4.8万批,覆盖全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的食用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各环节大部分食品品种。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出口检测20450批次、进口检测10309批次。

  在打造“食安山东”品牌的过程中,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5个市开展了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畜牧兽医局在全省5个县和1个设区市开展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活动。有关部门加快产品认证,推进品牌培育。省林业厅积极鼓励经济林生产经营者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化经营。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畜牧兽医局会同省财政厅投入5400万元,整建制实施了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项目。海洋渔业部门积极推进胶东刺参等质量保障联盟建设,首批20家海参龙头企业发起成立“胶东刺参”质量保障联盟。目前,全省规模化、标准化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达2226万亩,“三品一标”产品有效使用标志企业单位达2434家,产品6100个;无公害农(渔业)产地767个,认证面积32.13万公顷,无公害产品1612个,渔业地理标志产品3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2142个,产品1758个,地理标志畜产品29个。全省无公害产品认证数量、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同时,各地针对食品行业出台了多项规定。济南市制定了鲜奶吧管理暂行规定,泰安市出台了奶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青岛市提出了全省首个针对小餐饮单位的监管意见。莱芜市制定出台了《莱芜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食用油、肉类、蔬菜、酒类产品、保健食品等高风险产品探索推行了电子追溯。日照、青岛、烟台、淄博等市积极开展水产品追溯体系试点,对大菱鲆、海参等重点企业产品实施了二维码追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