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残疾青少年上网娱乐 互联网无障碍建设需加强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成员合影。据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梁振宇介绍,该团队成员中,有一半是视障者。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李正穹)“一个盲人,关注互联网信息无障碍。”这是杨永全在新浪微博和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给自己标注的简介。但是,12月3日,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杨永全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根据他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相比全国千万视障者的数量而言,目前能用上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视障者比例“很少”,而即便能用上,他们可以使用到的功能也不多。
近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7至35岁残疾青少年发展状况与需求研究报告显示,“上网”已成为20.6%残疾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活动项目,这一比例仅次于看(听)电影电视及一个人发呆。然而,尽管互联网已经成为残障者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互联网无障碍使用相对的滞后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获取工具的功能,仍不能完全为残障者利用。
互联网时代,鲜见视障者使用电子设备上网
来自山东烟台的盲人杨永全,从2001年上大学之后开始接触电脑。那一年,计算机在中国大众刚开始普及。
“邮件中的这些文字都是我自己输入的。除了思考的时间之外,输入速度应该不低于一百字每分钟。”在邮件中,杨永全这样说道。
3日上午11时39分,在记者发送询问邮件后的六分钟,杨永全的回复已经送达。百字邮件内容和快速回复,令人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个全盲者之手。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结果,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盲人数量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眼部疾病在中国也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达到5.31%。数据意味着,平均每20人里,就有一个人需要借助辅助设备来看世界、使用互联网。
在杨永全看来,他对电脑、互联网的熟悉程度,“没有什么代表性”。的确,像杨永全一样从2001年就开始接触电脑的视障者,数量不多。记者近日走访北京部分盲人按摩站时发现,使用触屏智能手机的视障者并不多见,而限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这些视障者使用互联网的机会也不多。
杨永全在邮件中告诉记者,尽管互联网时代可以为残障者与社会进行无障碍沟通提供条件,但目前所有残障人群,包括视障人群面临的情况大致差不多,而且视障人尤为明显。
“残障者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也是因为除了娱乐,其他机会太少。”杨永全说,视障者由于自身视力的限制,自己走出家门存在一定困难,这首先限制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第一步,而社会对视障人的片面认识,也导致提供给视障人参与社会的机会太少,走不出“被残障”的阴影。
残障者平等融入社会需加强无障碍互联网建设
在11月中旬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提出,残疾人群体面对网络丰富多彩的世界时,也有权利享受网络空间,也应该有权利得到网络的服务,“对他们的特殊上网设备的制造,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些考虑?包括专门网站的建设,比如说面向聋哑人、盲人的网站建设,是不是应该考虑?”
目前,互联网时代的视障者的确通过各种的特殊工具、软件,像健全人一样使用互联网。根据网络搜索,市面上存在的PC读屏软件,已经实现让视障者仅通过听觉、触觉就能操作计算机系统、使用各种软件。而在移动端领域,无论是iOS系统还是安卓系统,都已经存在较为可靠的读屏APP,供视障者下载使用。
但是在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梁振宇看来,在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移动端领域,已有的读屏软件依然不能完全满足视障者日益增加的使用需求,而这并非因为读屏软件不够完善。
“如果手机APP没有经过优化,读屏软件是无法读取APP的。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对手机APP进行优化,使读屏软件可以直接读取手机APP。所谓优化是在程序、后台上进行代码的优化。APP经过优化之后,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但视障者可以通过读屏软件使用这个APP了。”日前举行的世界青年论坛2014年会上,梁振宇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做的工作在国内比较前沿,从机构来说,目前已经推动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无障碍优化,让视障者能够便捷地使用很多主流互联网产品。
“视障者也有上网的需求,而互联网正是视障者融入主流社会的渠道。通过互联网,视障者坐在家里也能了解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和千里之外的朋友聊天,甚至找到不依赖别人、让自己独立生存的的生活方式。”梁振宇说,“只要有无障碍的环境,所有残障者都能像健全人一样做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