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T&T Domain2.0项目计划看全球运营商的转型风向
OFweek光通讯网讯:美国老牌电信运营商AT&T于2013年开始启动Domain2.0项目,其体现了AT&T对未来运营商发展方向的判断:通过对网络的软件化,实现公司向“软件化”公司的转变。
从技术角度对该项目的理解是:Domain2.0项目是一个通过SDN/NFV技术将网络基础设施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向“以软件为中心”,实现基于云架构的开放网络。但从运营商面临的行业态势变化看,这一项目的意义和目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基础网络架构变革,它更意味着运营商在当前“云化”、“开放式架构”、“运营商快速提供服务”、“引入第三方应用能力”等环境下,AT&T从生态设计角度考虑自身的变化。
AT&T在2014年展示了公司转型愿景:截至2020年彻底完成网络转型,届时整个网络75%将由软件组成,整个公司将变成一个“软件公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量如此之大、具备大量重资产的AT&T想要变成一家软件公司,这确实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笔者希望通过回顾当年AT&T做出这一决定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后期进程,借以观察AT&T转型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云化:AT&T与Verizon不同理解,各自实践
Domain2.0项目中网络系统架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云架构,所谓的“云化”是指整个信息行业中的角色都在进行云架构的调整。
从传统IT及互联网市场的实践观察可以看出,“云化”趋势使得云服务提供商(或是说能够将资源整合集中,以服务形式销售给客户的角色)成为新的信息行业发展中最大的受益者。传统的层次模型已经发生改变,原先的价值链中的参与者需要重新在游戏规则中寻求利益点,而不仅将眼光关注于利益的竞争分配。如果原先的角色不做改变将可能面临生意的全盘丧失。而具备云服务基础架构服务的提供者(类似Amazon、Google、阿里云等互联网企业)以及云服务软件产品提供商等则会获得大量的新增商业机会。
与之相反,由于云架构服务的大量部署,大部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将逐渐丧失传统层次结构中的战略主导地位。众所周知,运营商目前所提供的云服务大多需要依赖于云平台提供商(EMC的VMware、RedHat、Oracle、Sun、IBM、Cisco等)和云系统集成商(IBM、HP、Google以及极少部分的运营商如AT&T、Verizon等),大部分运营商以提供传输管道和管理服务为主,其市场掌控能力正在不断下降。如果运营商能够将云架构与转型战略有机结合,那么将能够汇聚更多的优质资源,做好平台层面和应用聚合层面的工作,并向云集成服务方面努力渗透,这样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正是出于以上考虑,AT&T很早就与IBM共同开展了云服务合作。2012年10月,IBM与AT&T结盟面向专用网络客户提供安全共享的云服务。2014年,双方又在大数据方面开展合作,致力于为城市政府和大中型公用事业机构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
2015年底,IBM接管AT&T公司的云网络、应用程序和托管服务,由此双方合作更加密切——运营商和IT企业这两种角色都在朝着云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努力转变。
而回到Domain2.0项目,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云”的理念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并统一到AT&T的AIC云(AT&TIntegratedCloud)框架之下。Domain2.0项目用AIC来强调建立共享标准网络云平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云端的网络环境。
与AT&T相类似,Verizon近些年也在云系统集成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如在2009年,Verizon推出了云计算业务,面向大型企业外包其技术基础设施,利用自己的网络资源和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IT服务并支持后期的运维管理。2011年,Verizon收购了云计算服务商Terremark和云计算软件创业公司CloudSwitch。这两起收购案迅速将Verizon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到云系统集成商。支持云计算业务发展的机构VerizonBusiness(2006年成立)也于2012年正式更名为VerizonEnterpriseSolutions。目前VerizonEnterpriseSolutions已经在全球22个国家拥有超过200座数据中心,Verizon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云服务提供和云系统集成公司之一。
AT&T、Verizon两家运营商在整个ICT行业层次模型发生变化时及时作出了反应,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于如何建设“软件企业”,如何构建所需要的“云”,两家公司也给出了各自的理解与实践。
SDN/NFV:网络能力从硬件移至软件
要实现网络“由硬件为主导向软件为主导”的转型,AT&T在Domain2.0项目中重点提到了两项关键技术:NFV和SDN。
NFV意在将网络功能虚拟化,这项技术负责将传统网络的硬件功能复制到软件上,并将这些虚拟化的网络功能通过目录的形式存放在通用服务器上。通过NFV,运营商屏蔽了多样化的硬件设备、标准不一的专用端口、复杂的业务和服务开通流程,所呈现出的是置于“云”中的传统网络硬件功能。NFV的关键词是“通用化”,也就是说专有、多样、非统一的网络能力通过NFV被统一标准化。
SDN意在通过软件定义网络,这项技术是为应用层软件调用网络功能提供“控制器”。“控制器”可以调用虚拟化的网络功能,并提供给上一层的应用使用。
通过结合以上两种技术,数据平面的“控制”将从专有设备上提取出来并做到标准化,使得网络和应用的革新,无需等待网络设备硬件的升级,届时业务开通的速度、可靠性、灵活性也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两项技术的实施中,运营商实现了将粗笨的网络基础设施与灵活的软件控制部分的分离,并将资源逐步转移到更高价值的软件部分——这就是Domain2.0项目推动AT&T转化成为软件公司的逻辑。
然而这个过程说易行难。传统的设备厂商朝向开放网络的方向(关键问题在于标准规范的演进和确定性)而努力,而IT厂商/互联网厂商则朝向更为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方向(关键在于解决集中控制带来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而努力。
除此之外,这一技术架构实施中所遇到更大挑战恐怕还来自于一些非技术性问题:目前电信运营商对现有网络的管理是分层的,各层级的角色各司其职。而SDN网络将实现集中、跨层、跨域的控制,这与现有的网络分层、分域的管理模式截然相反。这对于现行运营商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体制机制等都将提出巨大的挑战。而AT&T所提出的向“软件公司”转型,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也是管理体制模式上的转变——“通用”、“打破藩篱”、“集约运营”、“组织创新”等类似这样的关键词也会在转型的过程中被频繁触及且需要得以彻底解决。
开放式网络:吸引第三方创新能力的关键
AT&T技术和网络运营高级执行副总裁JohnDonovan在AT&T开发者峰会上表示:AT&T计划提升现有开源软件的所占比例,他甚至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从5%提升到50%。而这一目标恰恰说明了Domain2.0项目的另外一个核心问题——开放式网络及第三方能力的获取。
事实上,一些运营商很早就开始模仿互联网企业应用商店的方式,探讨通过开放网络能力拓展自身应用的可行性。例如BT的Ribbit支持可通过Flex/Flash、REST和PHP编程环境、可访问的语音Mashup平台,用于为PSTN/VoIP/Web实现呼叫控制、消息传递、鉴权、路由和联系人列表等功能的API;又如Verizon通过联合创新实验室(JIL)提供开发商支持、SDK和测试计划;类似的还有基于Web2.0Widget的应用商店等。
待到云架构逐步成为运营商电信网的主流模式后,运营商将可通过PaaS方式实现能力平台的开放。其合作模式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为开发者提供开发环境,开发者在平台上进行开发、部署、调试;或是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服务能力,由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户化或是二次开发形成应用等。
对于运营商而言,网络能力的开放并不仅意味着,简单地将网络能力通过API、SDK等接口开放出去。更重要的是,在能力开放平台之上吸引大量的具备相同业务开发理念、共享业务拓展成果的第三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也就是说,开发者是这一模式价值链的重要环节,Domain2.0项目之所以如此重视开放式网络和开源软件,其原因就在此。
在2013年发布的Domain2.0白皮书中,AT&T特别指出:这一个项目涉及到内部、外部,帮助AT&T网络服务和网络基础架构向云化演进,并在这一过程中成为‘未来运营商’的重大转化。如今看来,AT&T正在这条路上一步步坚实地行进。很难预测AT&T是否能够最终如计划那样,成功转型成为一家“软件公司”。但“云化”、SDN/NFV以及开放式网络的演进,将成为这个项目的重要成果。而这些成果也将给全球运营商树立一个在当前开放、资源集中、降低成本、快速业务响应需求环境中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