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资本加杠杆 政策“保险”仍缺失

2016 年 4 月 14 日3760

  一线调查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成立仅一年,签约医生已达600人,预计今年年底将达1000人,2016年预计收入为2000万元,将实现盈利。国内首个体制内医生集团——大家医联的发展令外界关注。而就在几天前,体制外医生集团的代表——张强医生集团成功获得几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医生集团一直是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且随着不断有新的医生集团建立、巨额资本进入而热度不减。

  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6年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再提医改“+”,其中提出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有观点认为,医生工作室首次被决策者肯定,医生成为自由执业者将会得到突破。而对医生集团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虽然在国际上,医生集团是很成熟的执业模式,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全国约50家医生集团在探索着可行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在现有医疗体制下,有分析甚至认为,医生集团等新的医疗模式将成为助力中国医改非常重要的一份力量。

  疯涨的“集团”

  孙宏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全国粗略估计约有50家医生集团,而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等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全国各类医生集团将达百家。有业内人士估算,在各医生集团平台签约执业的医生有上万人。

  何为医生集团?2015年9月29日,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曾举行了一场非常低调的医生集团高层研讨会。会上对医生集团曾有一个初步定义:第一,必须是医生创办;第二,起码是两个医生以上的;第三,一定是个实业。彼时,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曾表示,医生集团不下30家。

  真正意义上的医生集团发端于2014年7月1日,中国大陆首家跨专科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成立。此前的2012年,血管外科专家张强曾组建我国首个自由执业血管外科团队。但仅一年多时间,医生集团数量已经达到了50家左右的规模。

  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由地区试点扩大到全国,多点执业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是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策支撑。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动医师的合理流动,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且多点执业医师无需单位书面同意。随后的6月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指出,鼓励和规范医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

  为了缓解看病难问题,国家从2009年开始就在广东率先试点医师多点执业,目前在深圳医师多点执业全部实行网上备案。据国家卫计委披露,到2015年年底,全国一共有将近45000名医生注册了多点执业,这些医生36.7%来自于三级医疗机构,28.4%是来自于二级医疗机构。对执业去向的统计显示,来自大医院的医生,到同类医院去执业的比较少,大体在6.7%,下沉到基层去多点执业的占到了76.2%。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医生集团大致分为两类:体制外医生集团、体制内医生集团。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这些医生集团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的中心城市。

  张强医生集团是体制外医生集团的代表,由上海、北京的原附属三甲医院的优秀外科专家团队组成。张强医生集团采用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模式,与京沪等各大城市国际医院签约,目前签约的国际医院有9家。据了解,PHP的核心内容是医生成为主导,而不再是医院的雇员,医生团队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取得分成收入或保险支付。

  2016年年初,张强医生集团完成从跨专科到血管专科的转型,成为国内首家血管外科医生集团,同时开始投资建立其他独立运营的各专科医生集团,如疝外科医生集团等。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告诉记者,本次融资是深圳投资机构分享投资单一投资,公司将启动日间手术中心,开展门诊手术和日间诊所。

  而成立于2015年3月的医生集团“大家医联”则是体制内医生集团的代表。在苗艳青看来,大家医联的做法更像医生经纪人的模式,医生利用空余时间多点执业,其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主要有3种:单纯的技术输出,签约医生到签约机构出门诊、手术,获得劳务收入;私立医院科室托管;股权合作,自建或合建的医疗机构。

  孙宏涛告诉记者,目前大家医联已与爱康国宾、国药控股、国药集团融资租赁建立了战略合作。“目前90%的医生集团是体制内医生集团,事实上大家医联的成立鼓励了其他体制内医生集团的陆续创办。”据了解,目前大家医联是体制内医生集团中规模最大的,目前有签约专家600余人,计划年底这一数据将达到1000人。2015年大家医联的收入已达到百万级。

  医生集团在国际上是很成熟的模式,以美国为例,有统计称,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大约有二十几万个开业团体,其中50%左右是仅有一名医生坐诊的独立执业,另外接近50%的是真正的医生“集团”,其中由2~5名医生组成的占总数的37%,6.3%的医生集团有6~9名医生,仅有3.7%的医生集团拥有10名以上的医生。最近几年,规模较小的“医生集团”,包括独立执业和小型的医生集团纷纷选择抱团经营,降低成本,并且提高医疗质量。

  “美国大部分医生集团是规模不大的,几个医生组成,而知名的较大的医生集团,如凯撒医疗集团等最后发展成为医疗集团,拥有自己的保险、大学、医院、连锁门诊等,医生雇员非常多,在某些地区超过一半的医生都在医生集团中工作。”孙宏涛介绍。

  作为国内首个体制内医生集团,大家医联的发展也得到了国际学界的关注。

  4月6日,大家医联的创始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赴美国波士顿出席第19届“哈佛中国论坛”,并将在医疗分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医生集团助力中国新医改”。孙宏涛告诉记者,他将在演讲中探讨中国医疗生态变革、拉动闲置医疗资源以及探索中国医疗新合作模式等话题。

  下转

  A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