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渐成人们生活的“霸主” 低头族呈低龄化趋势

2018 年 4 月 19 日2690

原标题:智能手机渐成人们生活的“霸主” 低头族呈低龄化趋势

  “外地一名留守儿童因要钱玩手机游戏被爷爷拒绝后,竟然双手举起菜刀朝爷爷砍去,最后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只能用长长的竹竿防卫……”前日,在天心区桂花坪街道新园社区与桂花坪小学联合举办的2018年第二期桂花学堂活动中,天心区仰天湖小学兼桂花坪小学校长刘菲菲,与台下700名家长分享的这段视频,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

  不可否认,智能手机的问世颠覆了我们传统生活和工作方式,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当许多人无论过马路、开车、骑行共享单车、睡前,还是上洗手间都离不开手机时,手机显然成了我们生活的绝对“霸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范畴也衍生出了“幼儿低头族”,由此带来的系列问题也引发家长和社会关注。AI(人工智能)时代,“幼儿低头族”该何去何从?

  案例 一岁萌娃对手机也上瘾

  前不久,李女士带着一岁的小宝宝来到了开福区洪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体检,由于人多,小宝宝哭闹不止,李女士便掏出手机哄娃。效果倒是立竿见影,只是李女士对着怀中的宝宝抱怨:“你看看,就你一个人最爱玩手机。”

  事实上,除了李女士的宝宝,越来越多的幼儿也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索要手机的低头族。4月9日晚8时,在开福区月湖大市场内一家中型超市里,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的张女士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她身旁的3岁儿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视频,右手的馒头被举在空中动也不动。看着沉迷于手机的儿子,张女士又气又无奈。

  “家里没有老人带小孩,我和他爸爸两个人轮流值守店面,孩子在这边无聊,就吵着要手机。”朝着旁边的孩子看了看,张女士自责起来,“以前是嫌带孩子麻烦,听到他吵心里就烦,于是,走了用手机哄娃这条捷径。可是,这才玩了半年,就戒不掉了,烦死了,只想快点将他送到幼儿园,戒掉手机瘾。”说到这,她一边试着拿走孩子的手机,一边解释“手机没电了”。可孩子不买账,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哭闹起来,让张女士十分难堪。

  类似被手机困扰的家庭还有许多。天心区桂花坪街道新园社区书记瞿双双在与桂花坪小学策划桂花讲堂活动前,在社区进行了大走访。她向记者介绍,其中60%的家长存有教育困惑,其中一部分因孩子沉迷手机引起。“有些家长向我倾诉,不知如何教孩子了。孩子放学回来不做作业,拿起手机就玩,就算做作业,也是用手机搜答案,花在学习上的精力少之又少。”瞿双双说。

  记者走访过长沙多家医院,在儿科门诊外,6岁以下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低着头看着动画片或者玩着成人都不知道的手游。最奇特的是,这些识字不多的幼儿,在哪里下载游戏,游戏怎么玩,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争论 幼儿是否需要接触手机

  AI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人类发展的进程。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曾在发表“AI时代的思维方式”的演讲中指出:“要承认手机还会长期存在。”既然如此,那是否意味着孩子能提早接触手机,避免被社会淘汰呢?已经是2岁孩子父母的李先生和陈女士,在这一问题上持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时候双方还会因此针尖对麦芒,让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我们小时候常常三五成群,走上田间地头嬉戏或者前往森林尽情探秘,童趣妙不可言。”回忆起自己的快乐童年,陈女士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嘴角挂着微笑。然而,当谈到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的孩子一碰面,就低着头忙着打游戏时,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了忧虑:“童年是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影响到他的一生,我不希望手机剥夺了我孩子的童年。”

  对于陈女士的观点,李先生反驳道:“现在是AI时代,不可能给孩子一个没有手机的真空环境,而且每个时代的孩子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他们迟早要接触手机。比如,通过动画片,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很多语言,并不是百害无一利。再者,你也不能要求你的孩子复制你的童年。”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这类孩子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屏幕上。经常使用手机的孩子不但缺乏与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

  刘菲菲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要区别看待。看到手机改变我们生活和信息获取方式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看到手机里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给孩子身心带来不良影响。“AI时代是一个对从业者创造力要求很高的时代,长期沉迷于手机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她建议,家长应该在家里树立良好的家风,与孩子多开展亲子互动阅读,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经验 “熊妈妈”带“熊孩子”逆袭

  每晚7时多,华灯初上,48岁的方琳(化名)都会和11岁的儿子捧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这温馨的一幕会令许多人羡慕,但是谁也不曾料到,方琳过去是一个“熊妈妈”,而他的孩子则是一个沉迷玩手机的“熊孩子”。

  方琳告诉记者,贪玩的她沉迷麻将20年,甚至在生孩子的前几天都在“奋战”。37岁那年,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中年得子,少不了对孩子宠爱有加,加上忙着“兼顾”自己的爱好,方琳在孩子幼儿时期将手机当保姆,对孩子的教育关注较少。时间久了,潜藏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孩子任性、叛逆,母子之间关系紧张。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痛定思痛的方琳决定“洗脚上岸”,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倒逼转型是痛苦的,但是方琳咬牙坚持了下来。自2012年以来,她仅精读过的书就达到了400本。“以前不阅读不知道,读起来才发现自己醒悟得太晚。”尝到甜头的她,将每晚7时30分到9时这段时间定为她和儿子的阅读黄金期。“我的独特方法就是跟他比赛,看谁先读完,并写下读书笔记。”接受记者采访时,她饶有兴趣地给记者展示他们共同写下的阅读笔记,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有不少红笔修改的地方,她说,这些都是他的儿子为她修改的。令她感到欣喜的是,儿子现在最喜欢的就是与她分享书中某些问题的观点。不过,方琳坦言孩子也出现过倦怠期,为此她及时调整方式,与孩子举行了读诗和背诗比赛,增加读书趣味。

  据了解,为了给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新园社区还开设了“书吧”,并计划将每周四下午定为社区的阅读日,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从中受益。此外,还在街道范围内的小区建立了读书会。“4月23日将迎来世界读书日,家长与孩子不如一起放下手机,与思想来次碰撞。”桂花坪街道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鲁意芝向家长倡导。

(责编:沈光倩、杨虞波罗)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