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金门的炮弹菜刀与“坑道音乐厅”
中新社台北10月15日电 题:金门的炮弹菜刀与“坑道音乐厅”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邢利宇
金门的炮弹菜刀与“坑道音乐厅”,都与战争有关。
今年20多岁、在金门一家旅行社任导游的梁雅雯,每天都在向游客介绍炮弹菜刀的来历。
她说,炮弹菜刀是金门三宝之一,之所以成为这座小岛的标志性产品,与其特殊材料有关——炮战遗留的弹壳、未爆弹或弹片,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
对于今年65岁的金门金沙镇老人陈昭忠,战争是一道深深的伤疤。他经历过炮战,提起炮弹菜刀,耳边是隆隆的炮声。
炮战开始时,陈昭忠六岁。他的祖母家在福建南安市石井镇,石井与金门隔海相望,仅隔3海里。“无论炮弹往哪边打,我父母都担心有家人伤亡。”
陈昭忠说,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和平宝贵。
作为金门岛上的计程车司机,陈昭忠每天一上路,军事设施就在眼前。全县1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田野里的反空降桩、道路中央的反空降堡等比比皆是。金门作为国共内战最后的交战阵地,从实弹到宣传弹,隆隆炮声持续了20年。
近日,记者探访金门。游览金门“战地风情”,走坑道是不可少的环节。图为翟山坑道。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摄
如今,硝烟散去,当年两岸对峙留下的设施成为金门独特的风景。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金门,在海边断崖,看见当年用作“广播战”的播音墙已成旅游景点。走近时,播音墙自动感应播送邓丽君那首耳熟能详的《甜蜜蜜》。
游览金门“战地风情”,走坑道是不可少的环节。走进翟山坑道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弦乐四重奏,那是“坑道音乐节”留下的影像。
梁雅雯介绍,在两岸军事对峙时期,金门四处是坑道。翟山坑道原为军事运补据点,如今,穿梭在通海坑道中的小舟在音乐节变身迷你舞台,花岗岩壁是天然音箱。“坑道音乐节”自2009年开办,每年与游人相约,已成金门特色活动。
图为翟山坑道。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摄。
梁雅雯介绍,如今有多处坑道对游客开放,甚至是接待贵宾的处所。例如,金门迎宾馆即以南雄坑道改建,它曾是邓丽君、白嘉莉、凤飞飞等知名艺人到访金门下榻的住所;特别的是,如今战事坑道还被开辟成酒窖。著名的金门高粱就窖藏在经武坑道里。
梁雅雯、陈昭忠都认为战争是“上一代人的事”,金门应该与厦门、与大陆多合作。平时,陈昭忠去厦门的次数比去台北还多,一是因为大陆那边有亲戚,二是因为金厦距离近,购物方便。
作为生活在金门的年轻人,梁雅雯觉得金门与大陆“走近些”,可以减少生活成本。她说,目前,从福建晋江围头到金门的供水工程已完工,“可惜两岸还没谈妥供多少水”。
夜晚站上金门莒光楼北望,夜色里可清晰看见厦门高楼大厦的霓虹。
有创意的金门人,将冰冷的军事设施与柔软的音乐结合,把战地坑道打造成“音乐厅”,炮弹壳当成打造菜刀的材料,演绎着现代版的“铸剑为犁”。走过烽火的金门,“战地风情”是吸引陆客的最大卖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