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得有两把刷子(深阅读·基层干部状况调查⑥)

2018 年 2 月 9 日3540

  对2017年农村基层干部全网报道进行数据分析,在干部能力建设方面,公众关注度最多的因素如左图所示。
  数据支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制图:张芳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强不强、工作方法对不对,关系到基层工作的地基牢不牢。“基层干部状况调查”系列报道今起推出“能力篇”,聚焦基层干部狠抓落实能力,如何当好改革创新的“领头雁”;聚焦处理矛盾能力,如何当好依法办事、化解纷争的“金钥匙”;聚焦带领群众能力,如何当好体察民情、引领发展的“大脚掌”。

  ——编者

  

  广大基层干部工作在一线,是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力量。一段时间以来,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常听到一些群众吐槽:中央的政策好,基层干部“把好政策念歪了”。

  政策能不能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基层干部责无旁贷、责任重大。他们在抓落实过程中有何故事?执行决策部署,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记者在黑龙江、甘肃等地进行了走访调研。

  不打折扣,敢于碰硬

  “你要说这事儿得费多大劲?但当时就有村民提着小菜刀来村里闹,不交承包款。”聊起抓落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明义乡北合发村村委会主任于德新立马说起村里2300多亩“开荒地”确立承包关系的事。

  2300多亩“开荒地”是咋回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或多或少私下擅自开荒了一些土地。我们一合计,300来户村民,得有2300多亩开荒地。”于德新说,“对于这些土地,当时县里有个一般性政策,就是开荒后3年内由开荒者使用,不收取承包费用。超过3年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政策虽然是这么规定的,但实际上,不少村很难把政策落实到位,北合发村也不例外。“地是我开的,粮是我种的”,很多村民不愿意交开荒地的承包费。这么大一部分本该属于村集体收入的承包费收不上来,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难题留给了2014年末新当选村主任的于德新和村两委一班人。根据实际,村两委研究决定以每亩160元的价格发包,并且向村民公示。

  “当时的工作可真不好做,吵的闹的都有!”于德新说,“但政策还是得推进下去,不然这些本该归集体所有的资产,不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吗?”

  “难事我们担着,好处我们让着”。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发挥了带头作用。于德新把自家该交的3800多元承包款压在了村两委办公室的桌上;村两委成员、其他党员、党员家的亲戚,纷纷带头交承包款……

  村两委带头示范,又通过广播、走访等方式反复给村民讲政策。于德新说,“一方面是跟村民明确,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村民只有承包权。另一方面,村两委决定把此前一些不规范的工作规范起来,相关的补贴要随地走,谁承包就补给谁,以承包合同为准。”

  通过不断细致地做工作,开荒地发包的当年,村集体就收回了32万多元的承包款。有了钱,就能办更多事,村里破损的道路修起来了,活动场地也建起来了。

  “后来国家规定,村民必须要和集体之间签订开荒地的承包合同,这样才是合法种植户,才能领到补贴。如果当初我们落实政策打了折扣,那现在村民的收入就要受损失了。”于德新说。

  熟知政策,坚持原则

  提到基层干部,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意思是上级的多项任务都需要基层去落实。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基层干部也必须掌握、熟知上面“千条线”的各种政策、要求,不然稍有偏差就会酿成错误。

  “这5户,是当年响应上级政策才搬迁来的移民。这个方案,你们把人家排除在外显然不行!”拿到康盛村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副镇长姚吉文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三变”,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在中央政策精神的指引下,在全省推行的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主要目的是将农村的资产资源进行整合,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康盛村是双湾镇4个试点村之一。这个村集体资产多,每年收入60多万元。钱咋分?村民代表投票制定的“分红”方案,把上世纪移民至此的5户人家排除在外。“这肯定不符合政策。”姚吉文找到康盛村党支部书记吴成福,“要一视同仁,除了明显不能享受分红的,都要给。”

  这件小事,虽然不起眼,但很典型。“上面的政策千万条,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注意学懂弄通政策,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工作中走弯路、出岔子甚至犯错误。”姚吉文说。

  抓好落实,也要创新

  中央举旗定向、出台政策,基层不仅要不折不扣执行,面对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还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担任副镇长之前,姚吉文一直在营盘村做基层工作。“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进行危房改造。”姚吉文说,拿着信用社的贷款,营盘村到2009年底一共翻盖了135套房子。房子盖起来了,贷款怎么还?结合当时的土地确权工作,姚吉文有了想法。

  双湾镇土地面积大,人均五六亩地。营盘村按机井分地,一家20多亩地分散成十几块,多的甚至将近20块。地块分散,犁地、灌溉浪费时间、浪费劳力。“何不把土地集中起来?”姚吉文召集村民开会,现身说法,“我承包的农场,有300多亩地,浇地时水一开,流就是了,还能干其他活。”然而,田地有肥瘦之分,老百姓都觉得自己的地是宝贝。

  不甘心的姚吉文继续做村民工作,摆事实、讲政策。终于,到了2010年年底,营盘村把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和调整、平整。土地集约之后,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2011年,全村流转给外地人种洋葱,一亩地1200块钱地租,还能帮人家打工。“一亩地需要8个工,一个工一天100块钱。老百姓流转出去的一亩地,就能挣不少钱。”姚吉文说。

  2011年,老百姓当年收入就翻了一番。到2012年,修房的村民全部还清了贷款。

  从这些年的基层工作中,姚吉文总结出了一条经验:执行政策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根据具体实际灵活创新。“自己脑袋里一团糨糊,干工作肯定是不成的。”

  

  长本事担难事(编辑手记)

  基层干部的两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

  一句是“难事我们担着,好处我们让着”。担和让,道出在基层工作的不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没有任劳任怨、担当奉献的精神,很难干下去。尽管有少数“害群之马”,但更多的基层干部担难事、让好处,无怨无悔。对他们的“担”,要研究如何多方用力,从机制层面减轻担子;对他们的“让”,除了予以肯定,还要琢磨怎样完善考核激励,莫让基层干部流汗又流泪。

  另一句是“自己脑袋里一团糨糊,干工作肯定是不成的”。执行政策抓落实,担当奉献之外,还要有创新笃学的巧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果脑袋里一团糨糊,手头上必然一团乱麻。在基层工作,增强能力本领除了理论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老乡学习、向优秀干部学习。只有通过全方位学习提升,才能成长为本领高强的基层干部。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09日 04 版)

(责编:袁勃)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热点推荐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热点排行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