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法官年均审案400余件

2016 年 7 月 28 日3220

连春祥法官右在勘查现场。京华时报记者杨凤临摄

连春祥法官右在勘查现场。京华时报记者杨凤临摄

  今年51岁的党员连春祥,已经在房山法院工作33年,坚守在基层派出法庭26年,有着18年党龄。他是房山法院唯一一名参加工作超过30年,仍然坚守在审判一线的资深法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元老级的法官,连春祥工作热情依旧饱满,一个个家长里短、琐碎案件在他手中化繁为简。他也是全庭审判效率最高的法官之一,平均每年审理案件400余件。由于业绩出色,连春祥曾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办案之余,连春祥还将自己的办案体会通过“乡村法官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

  京华时报记者杨凤临

  往返于乡间

  为更详细了解案情坚持实地探访勘查

  6月7日清晨,气温下降,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上午7时50分,中等个头、面庞清瘦的连春祥已经穿好法袍,来到了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不足10平方米的小法庭。连春祥告诉记者,如果不在8点开庭,今天的工作就无法完成。他还说,每次开庭他至少提前10分钟到,一方面进行庭前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接待早到的当事人。

  上午8时到10时,连春祥先后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和一起拖欠物业费纠纷案。庭审结束后,连春祥决定带着书记员去琉璃河地区祖村,对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进行实地探访、勘查。

  上午10时30分,雨停了。“雨后村里的路很泥泞,一般的车容易陷进去。”连春祥看了看天气后,决定开着法院的依维柯前往祖村。

  经过一条条乡间小路,颠簸了近1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这是个位置极偏的农家小院。连春祥带着书记员,说明来意后,仔细在院里转了一圈,向当事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雨后天晴,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抬不起头来,豆大的汗珠从连春祥的额头上、脸上滚落下来,不一会儿,他身上穿的法官制服已经湿了一半。大约1个小时以后,勘查结束,当事人坚持要留连春祥吃午饭,连春祥谢绝了。

  赶回法院后,食堂已经没有午饭了。饿着肚子的连春祥来到厨房,熟练地煮起面条。“平时工作经常赶不上饭点,我回来后就自己煮点面吃。”黄瓜丝拌面就是连春祥的午饭。

  吃完后,连春祥在办公室里开始翻看案件材料,他说下午还有两个案子开庭。

  书记员臧小龙告诉记者,像今天上午的案子,连法官也可以把几方当事人叫到法院问问情况,但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细节,他不管多忙都会坚持亲自去现场走一走,向当事人及他们身边的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审案接地气

  摸索出一套乡村办案法审结近6000民事案件

  连春祥的祖父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连春祥身上有着一种特别的质朴与坚韧。18岁时初到房山法院,连春祥就被分配到距院机关35公里的交道人民法庭。当时法庭地处偏远山区,办公室是乡政府弃用的老旧平房,唯一的出行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为了能给老百姓(603883,股吧)解决好纠纷,他每天辗转在各个山村调查勘验办理案件。有一次,为解决70多岁的兄弟俩因羊圈引起的纠纷,连春祥天一亮就出发赶往距离法庭几十公里的当事人家中开庭,工作结束回到法庭时已是黄昏。这样的早出晚归连春祥习以为常,有时候到偏远的山区巡回审判就需要住到村里,一去就是半个月。

  派出法庭法官审理的大多是普通的民事案件,有的甚至是鸡毛蒜皮,常被人叫做乡村“小”法官,可连春祥认为“乡村案件无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曾经审理的一起普通赡养案件让他印象深刻。

  因为父子不和,60多岁的父亲将儿子告上法庭,尽管儿子生活困难、负债很多,但他仍让儿子承担高额赡养费。连春祥深深地明白,案子本身并不难,但如果简单通过判决解决很可能让父子变仇人,在乡村办案必须要既符合法理又契合民情。于是,连春祥几经思考,终于决定动员村委会的同志们一起参与调解。

  调解当天,因为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参与,调解进行得很顺利。当事人顾及自己在村里的“面子”“影响”,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为使履行有保障,连春祥还当场制作调解书送达给双方,并给村委会送去一份,请村委会监督执行。

  在连春祥的努力下,这起赡养纠纷顺利解决了,既维护了家庭和谐,又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受到这起案件的启发,他结合农村实际与多年办案经验,摸索出一套乡村办案法,并引入基层组织负责人等第三方人员参与纠纷化解,高质高效审结辖区十多个乡镇近6000件民事案件,有效地弥合了数千个家庭的矛盾。

  办案感触“最大限度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

  26年的乡村法官经历,让连春祥深深感到,一名基层法官想要公平、公正地解决案件仅靠专业的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担当的勇气和一颗法官的职业良心,“要最大限度地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

  在一起女方起诉离婚的案件中,被告王先生对女方一往情深,坚决不同意离婚。第三次起诉离婚时,连春祥审理了这个案件。

  连春祥去被告家里了解情况,这一次,王先生的情绪已近似疯狂,听闻法官的来意后,挥起菜刀就要去女方家,扬言要与其同归于尽。连春祥一个健步走上去,夺下王先生手中的菜刀,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

  王先生的情绪稍稍缓和,连春祥担心自己走后,王先生又拿刀去女方家闹事,于是把他带回了法庭。

  经过8个多小时的长谈,王先生已经把连春祥作为知心的人了,他告诉连春祥,“跟您说实话吧,即使她不回家,她也是我媳妇,我还是个有媳妇的人,如果离了,我连个念想都没有了,也就没脸活了。”

  连春祥明白原告在王先生心中占有非常重的位置,他意识到这个案子还不能急办,否则王先生容易走极端。

  见凌晨将至,王先生的情绪也已平复,连春祥对他说:“你回去好好考虑,你刚五十出头,既然一点和好的希望都没有了,你的后半辈子还要继续过,如果都浪费在这上边,还有意义吗?你应该从这次婚姻中走出来。”同时他还告诉王先生,法庭不会很快处理这起案件,建议他外出干活儿,有什么想法随时联系。

  “我让他出外干活儿的目的是想让他转移注意力。”之后,每隔几天,连春祥都会给王先生打电话,与他谈心。

  大约过了一个月,连春祥认为时机成熟,判决双方离婚。因为前期工作到位,王先生已有充分思想准备,在接到判决书时没有过激反应。连春祥又及时与村委会及当地派出所联系,让他们关心王先生的动向。

  一年后,王先生来法庭找到连法官说:“正好路过,进来看看你。上次离婚多亏您给我做工作,如果我一直是那种状态,什么都干不了了,人也就毁了,我真心感谢你,你是个好人。”

  王先生说,连法官的劝解帮助他走出感情的阴霾。他听连法官的话,外出打工,承包了些小工程,如今事业有了起色,还为家里盖了新楼房。

  “看到他已彻底走出原来婚姻的阴影,我真是打心眼里为他高兴,同时也感到自己的付出很值。”当回想起这件事时,连春祥告诉记者。

  其实,这种案件,在法庭年年都会遇到。每当遇到这样的案件,连春祥都会凭借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颗赤诚之心迎难而上,尽全力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多年下来,老百姓们越来越信赖连春祥,曾有一位当事人这样告诉他,“连法官,我向别人打听过你,我知道你是一位好法官,我相信你,你怎么判都好,我听你的。”

  2016年,连春祥已经51岁了,但他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努力工作,常常一天开三四个庭,有时候一周只回两三次家,年平均结案400余件。

  他常说:“虽然我们是乡村小法官,但是,我知道辖区的老百姓是需要我们的,我们就是要在这"小"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不懈,使辖内区百姓相信我们,我们要在辖区百姓当中,树立起法院的威信。”

  简历

  连春祥,1965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1983年11月到房山法院工作,历任张坊法庭助理审判员、长沟法庭审判员,现任窦店法庭审判员。33年里,连春祥法官审理了辖区10多个乡镇近6000件民事案件,近几年年平均结案400余件。

  日记摘录

  刚到法庭的我,主要工作就是记笔录和跟着师傅下乡调查。师傅曾郑重地对我说:“连子,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啊,千万不要不把老百姓的事儿不当回事儿,没有难事儿,老百姓不会打官司,不能怠慢他们。”师傅的话我暗记于心,一直到今天。

  法官丰富的阅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一名法官是否能够成熟审理案件的重要条件。阅历较深的法官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公平公正”的平衡点,因为其丰富的阅历使其对“公平公正”的理解已深入骨髓、驾轻就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案件的审理和裁判当中。阅历的积累辅以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够使法官得心应手地处理手中的案件。

  勘验人员擦着额头上的汗说:“你们的工作要求也真够细的。”想起来也是,现在的审判工作不细行吗?工作做足做细也是法官的职责,是为了尽快把案件处理得公正一些,哪能怕麻烦,怕啰嗦!社会和百姓对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肩负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高效”法官年均审案400余件》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