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盖之争

2015 年 2 月 14 日4030

  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马桶盖,竟然掀起了如此大的波澜。“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似乎一夜间风行网络。有人说,此文戳中了中国人的痛点,去日本买马桶盖,证明了日本制造业的水平;也有人提出质疑,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并不能代表什么。孰是孰非?各方究竟又能从一个马桶盖里辩出什么道理?

  对于邻国日本生产的商品,中国人在爱恨之间已经纠结若干年了。但近日,再次戳中这一痛点的,却是经济学家吴晓波1月25日发在“吴晓波频道”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在这篇“奇文”中,吴晓波通过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中国游客排队抢购日本的电饭锅、陶瓷菜刀、保温杯、电动牙刷,甚至马桶盖——证明日本制造业技术水平远超中国,“顺势”表达了对中国制造业的忧思。

  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已经好些年了,中日关系又正微妙着。在这种节骨眼上,一位知名经济学家用切身经历点出中日制造业实力上的差距,对国人来说这分“酸爽”当然“不能忍”。于是该网文阅读量在当天就突破一百万,几周后,起于网络的中日马桶盖之争终于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报道此事。

  如果说吴晓波一文的主旨是在揭露中国制造业落后于日本的现状,对于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的一些愤怒青年来说,解决这一忧愁的最简单方式莫过于否定这一新闻的真实性。所以在对于该文的跟帖中,质问吴立场甚至直接攻击谩骂的网友跟帖总是占了大多数。比人身攻击和谩骂稍微上一点档次的思路,是“用科学的论证破除国人对日本产品的迷信”,凤凰专栏主笔唐驳虎所撰写的《揭秘日本电饭煲广告中的谎言》就秉承这一思路,作者号称要用1.5万字的篇幅和“繁复严谨的论证”、”科学数据”破除迷信,口气不可谓不大。美中不足的是,该文开篇似乎就丧失了“严谨”,作者在不给出任何调查数据的情况下铁口直断“我敢说,95%以上购入日产电饭煲的人,都是周围或者网上的人都传闻说了好,然后无脑跟风购入。”

  比嘴炮更有说服力的,永远是现实数据,根据人民网的调查数据,2014年中国赴日旅游总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20万人,同比增加了约82%,消费金额比2013年增加一倍。而正如吴晓波在其文章中所指出的一样,赴日消费的中国人大多是中产阶级,“是理性消费的中坚,他们很难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广告打动。”当中国的网络愤青用键盘实践口头上的“反日主义”时,中国的中产阶级们却在用钱包里的血汗钱实践“国际主义”。两者之中究竟谁更“无脑”?其中是非,恐怕不需洋洋万字,明者自明。

  承认差距、分析原因,是最终赶超的第一步,在这一点上,《人民日报》“日本马桶盖戳中中国制造痛点”的评论可谓正论,文章指出:“依赖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进行加工制造获利微薄,经济新常态下更不可持续。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先进之处,在研发端下工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力争技高一筹。”文章还秉持了中央媒体一贯的乐观主义精神,在结尾展望说:“只要我们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创新供给,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的马桶盖也将成为一大‘亮点’。”

  将痛点视作发力点,并最终改造为亮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不少媒体都秉承了这一传统思路。不过,也有媒体进行了别出心裁的逆向思考:中国何必为马桶盖和电饭煲不如日本喊疼?《中国青年报》“赴日抢购马桶盖说明‘抵制日货’行不通”一文就阐述了这一观念,文章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早已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如苹果手机,其研发技术虽不是中国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在中国生产。同理,如果某国民众想抵制中国货也很难。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哪国的商品优秀就购买哪国的——如日本的马桶盖,这再正常不过。”

  的确,“哪国的商品优秀就购买哪国的”,这是亚当·斯密早在几百年前就为世人所阐明的经济学原理。21世纪的人类走过了依靠民族主义划分一切界限的旧时代,在全球化的今天,想用“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去约束消费者选购优质商品,这种观点既不理性、更不可能——更毋庸说,很多消费者的屁股,如今已经坐在了日本的马桶盖上。

  2015年初,吴晓波引起的这场风波,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启示是,有些观念或许真的该被冲进马桶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