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LED照明行业消费者越来越聪明?

2015 年 2 月 13 日3600

OFweek照明网讯 自由市场的最大好处,就是买卖双方都能回到生意本身。无论是魔高还是道高,正如教学相长,三十年的市场经济,越来越聪明的不仅仅是游弋其中的LED照明企业和营销人,还有那些无数曾被冠以“需要被教育的消费者”。

  当消费者对大出血、大甩卖、跳楼价嗤之以鼻时,当消费者将我们的业务电话拉入黑名单时,当消费者对着抽奖、免费、宣传单页说NO时,其实,我们就该意识到,那些曾经试图将消费者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孩游戏,是到了逐一清场的时候了。

  应该说,弄清消费者为什么越来越聪明,不是要找到一堆更聪明的办法左右手互博,而是要借此反观检讨,三十年的营销史,中国LED照明企业营销得失成败的一斑之见。

  国人好为师者,就如营销人喜欢将“消费者教育”挂着嘴边一样。最早的消费者教育,应该非“产品教育”莫属。小时候在街头看到卖菜刀的大叔,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拿着菜刀砍铁片,以此展现菜刀削铁如泥之功,这大概是我记得最早、也是最深刻的卖产品场景了。据传,国酒茅台在万国博览会上惊人的一摔,也是刻意策划的,四溢的酒香博得满堂喝彩,显然也是从产品的品质、感受、实用性方面教育消费者进行产品的鉴别和选择。即使成熟如国外消费者的也不例外,苹果公司最初将功能更强但体积更小的计算机推向市场的时候,很多消费者很难接受这一事实,于是苹果公司不得不发起一场名为“他比看起来要大得多”(It’s a lot bigger than it looks)的推销活动,以此来改变消费者看法。在没有品牌意识的日子,这种朴实的消费者教育观,一方面让企业专心做产品,另一方面让消费者不断学习产品的辨别指标,虽然无法面面俱到、虽然也会偶有偏差,应该说,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基本是在一个良性的平台上面,聪明的消费者也在让LED照明企业变聪明。

  由于国内早期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使得市场的“产品教育”阶段明显偏短,品牌教育却一夜蹿红。早期电视广告“Panasonic”,当酒井法子那股令人窒息的青春气息,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时,已经秒杀了一干国内消费者。与此同时,日本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又大大超出了预期,消费者恍然大悟,原来认准“Panasonic”,就是找到了品质保证,而不用再弄什么“望闻问切、看摸试用”的繁琐流程了。很快,国内企业见样学样:消费者和营销原来都这么简单。敢为天下先的个别企业不惜天价开始塑造品牌,搞形象工程,却选择性漠视日本企业在产品上的投入和重视。曾经的“三株”如此,后来的“三鹿”也是如此。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