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共同走过的酒业青春岁月

2014 年 10 月 22 日3630

  2013年7月16日,本报往事版刊登了《致在糖酒工业学校的青春》一文,该文介绍了解放初期院系调整后组建的广州糖酒工业学校,不仅继承了过去注重学生品格、素质的培养,教学中还采取了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使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为我国酿酒、制糖、食品、饮料等轻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尔后,笔者又收集到一些该校同学在酒业方面贡献的资料。其中,不乏开创性的成果,觉得应该把它记录不来。它是我国酿酒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解放后我国的酒文化。

张天杭在白酒工艺改革上成绩卓著 

  1955年春天,张天杭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酿酒厂工作。当年就是在方心芳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了用米曲霉(Asp.oryzae)加酵母菌(纯种)替代当时的大曲和天然酵母菌的生产试验,出酒率由原来的45%左右提高到58%~62%,发酵期由原来的7~10天,缩短到4天左右。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条件下,提高了出酒率,节约了粮食,在不增加厂房设备的条件下,产量将近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还试验成功了用酒糟代替麸皮制曲,并应用于生产。

  笔者在这里需要做点解释:彭华秀工程师领导的1955年的烟台试点,实质上也是方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天津黄海工业社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张天杭从事的研究工作,直接在方先生指导下,继续进行他对白酒工艺的改革。两者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进行着,只不过烟台采用的是山芋干为原料,而北京用的是高粱为原料。

  米曲霉实验成功后,又在方心芳先生的指导下,试用黑曲霉Asp.batata,经试验发现,此菌种虽然耐酸力提高,但液化力低,使酒醅发黏,不便于操作,几经反复,最后成功选用了中国科学院培育的宇佐美曲霉Asp.3758,出酒率又创出了高峰,达到了68%~70%的新水平。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又将中科院微生物所提供的黑曲霉UV-11菌种制成的液体曲,用于白酒生产,虽然出酒率得到提高,但由于菌种单一,成品酸度和酯含量等理化指标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口感淡薄。通过使用了生香酵母制成的固体香醅后,质量明显提高,不仅酸度符合要求,酯含量也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经过专家品尝,认为产品口感柔和,清香纯正,完全保持了原有产品的天然风格。

  解放初期白酒行业烟台试点结束后,当年9、10月在烟台举办学习班,推广烟台酿酒操作法,并在全国酿酒会议上进行推广,故烟台试点成果为全行业知晓。而北京酿酒厂的成果,却很少为人所知。究其原因,与山芋是高产作物,同样的耕地面积,产出的薯类比产出的谷物,可生产更多的白酒有关。可能正是这一原因,故对北京酿酒厂的成功经验,未加推广报道。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芋干酒已经上不了百姓的餐桌,而北京二锅头酒却大放光采,生产规模已经由当年的几百千升,扩大到十几万千升。今天,我们不应忘记当年北京酿酒厂的研究成果,不应忘记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张天杭同学(资料来源:《纪念方心芳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

糖酒工业学校同学在酒精工业方面的贡献

  陈早阳同学1955年试制成功我国高纯度酒精。

  当时电子管的生产要用到高纯度酒精,与笔者同班被分配到天津酒精厂的陈早阳同学接受了试制任务。1956年他主动要求调到江西赣州,分配到钨钼材料厂,后提升为技术厂长。因工作成绩卓著,上世纪90年代初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胡嗣明同学一直从事酒精、白酒生产和科研管理工作。上世纪50年代在广东市头糖厂酒精车间,参加了方心芳先生率领的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实验组进行的高温酵母应用于酒精生产试验,使成熟醪中酒精含量提高到10%以上,该成果在甘蔗糖蜜酒精生产中推广应用。

  上世纪60年代,参加援越生产建设,获越南政府友谊徽章和奖状。

  上世纪70年代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合作,胡嗣明完成“黑曲糖化酶活的提高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课题,提高糖化力20倍以上,并在全国酒精、白酒、淀粉糖、酶制剂等行业推广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由他主持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温酵母生产酒精新技术的研究”,通过了国家验收。

  上世纪80年代,组织实施北京市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进酒糟治理技术生产蛋白饲料”,在国内率先解决酒精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为全行业彻底治理酒糟污染起到了推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任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参与食品工业行业管理的实践中,为组建食品行业专业协会、开展国内外信息交流、为食品企业进行科技服务、参与食品工艺标准化等工作做出了贡献。(资料来源:《互动百科》)。

  陈宏武同学1955年分配到天津酒精厂工作。在该厂由麦芽和谷芽糖剂改为用液体曲做糖化剂生产中,首创带升式发酵罐代替传统搅拌罐,减少了电源消耗。在技改中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李家寿在黄酒方面的贡献

  李家寿是原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理事长。由他负责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轻工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两项,省重点科研项目五项。其中,“黄酒机械化工艺研究”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机制研究”获轻工总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绍兴加饭酒生产用菌的分离和筛选研究”获省技术进步三等奖及轻工部业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奖”;研制的“加饭宝酒”获轻工部及省“优秀四新产品奖”。

  在技改方面,1984年参与建设万吨绍兴黄酒机械化车间,该项目被国家经委授予“六五”技术进步奖。此外,李家寿先后参与了浙江省绍兴酒企业标准、黄酒部标和国标起草工作。他主管浙江古越龙山科技质量工作期间,该厂的古越龙山牌绍兴加饭酒五次荣获国际金奖,四次荣获国家金奖和国家名酒称号;1990年,企业在全国轻工系统黄酒行业中第一个荣获轻工业部“质量管理奖”,李家寿被评为轻工部“全国轻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中国黄酒学会授予李家寿“中国黄酒博士后”称号(资料来源:《酒之园》)。

彭德华在葡萄酒方面的贡献

  彭德华从事葡萄酒生产、科研工作40多年,为国家果酒葡萄酒评委,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担任过张裕葡萄酒公司技术员、长城葡萄酒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研所所长、蓬莱酿酒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等职,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许多试验报告和论文、译文。

  彭德华高工是长城牌干白葡萄酒的创始人之一,他曾与中国葡萄酒权威郭其昌一道,主持了轻工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该项科研成果于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山东蓬莱工作期间,他主持研制的“天然纯汁葡萄酒”被评为轻工部与山东省优秀新产品。(资料来源:《东莞红酒交流中心》)

刘正德在啤酒方面的贡献

  刘正德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啤酒厂工作。在40多年的工作中,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开拓国际市场、争创名牌做出了贡献。

   在任技术科长期间,他研究开发了缩短啤酒后酵期(由90天降至40天)、延长成品保质期(由90天延长到180天)、降低啤酒色度、提高啤酒酒花香味和泡沫稳定性等项目,解决了出口啤酒冷冻浸泡商标脱落等问题。在任厂领导期间,他加速推进企业改革,经国家批准,青岛啤酒成为全国啤酒行业首家享有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根据国际市场发展,向加拿大、法国等国外代理公司派驻人员,设立中外联合销售公司。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设立合作联营销售公司。

   在国家资金特别紧缺的情况下,从国内联营销售公司集资几千万元无息借款,用于青岛啤酒厂的扩建更新改造,用新增加的啤酒产品偿还集资款,使青岛啤酒生产规模从10万千升扩大到20万千升。组建了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投产后扩大青岛啤酒年产量近一倍。继续保持巩固青岛啤酒在国内啤酒行业的领先地位,并达到了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为中国啤酒业发展产生积极导向作用。

  以上介绍的几位同学,仅是糖酒工业学校众多同学的一个缩影。为何当年的初中毕业生,经过短短几年的培养,就能成为国家的优秀建设人才、挑起大梁呢?除了在那特定年代的因素外,当年糖酒工业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值得有关部门研究探讨。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进行讨论。)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食品商务网微博,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网址:http://http://www.zjjv.com///spsw

  

责任编辑:娜娜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