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中国仍然是低福利国家吗?【7】

2014 年 1 月 17 日5080

注释

*“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一词在研究社会发展的学术著作以及联合国开发署的出版物中被广泛使用。它涵盖“社会保障”(social insurance),但比“社会保障”的涵盖面大,如政府对劳动、土地、货币市场的干预也构成“社会保护”(这正是卡尔·波兰尼著作的主要论点)。

1 参见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

2 参见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4~19页。

3 参见王绍光:“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3.0:重庆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第5~110页。

4 数据来自The Conference Board Total Economy DatabaseTM, http://http://www.zjjv.com///retrievefile.cfm?filename=TEDI_Jan201311.xls&type=subsite.

5 Y. Y. Kueh, China's New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Was Chairman Mao Really Necessar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8.

6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扶贫与经济管理局:《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中国贫困和不平等问题评估》,2009年3月,第iii页。

7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29~148页。

8 这里的“福利”是指客观意义上的福利,而不是主观意义上的福利;是指社会福利,而不是个人福利。社会福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卷入与此相关的理论之争与方法论之争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不过,无论怎样定义社会福利,它都可以从投入(社会福利支出)与产出(如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两方面加以度量。在讨论社会福利的文献中,公共社会支出(public social spending)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被用作比较各国福利水平高低的指标。见Adema, W., P. Fron and M. Ladaique, "Is the European Welfare State Really More Expensive? Indicators on Social Spending, 1980-2012; and a Manual to the OECD Social Expenditure Database (SOCX)", OECD Social, Employment and Migration Working Papers, No. 124 (2011), http://http://www.zjjv.com///10.1787/5kg2d2d4pbf0-en, p.10。 本文作者曾用这方面的数据证明在2000年前后,中国在卫生领域存在低福利的问题。见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第七辑(2003年),第52~88页。当然,也有学者对使用投入指标来衡量福利水平持保留态度,如Gosta Esping-Anderson, Decommodification and Work Absence in the Welfare State , San Domenico, Italy: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1988, pp. 18-19.

9 袁莉:“秦晖访谈(二):负福利、零福利VS低福利、高福利”,《华尔街日报》,2013年5月7日。秦晖已经坚持这个观点多年。在学术研究中几乎没有对这个断言的论证,在公共舆论中,在互联网上,这种说法却广为流传。

10 在“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及对低福利增长的分析:基于功能与能力的视角”(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第3~17页)一文中,作者杨爱婷、宋德勇使用的“福利”概念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福利,而是基于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意义的福利。无论如何,他们只使用了“低福利增长”的说法,而没有一口咬定中国一直处于“低福利”状况。

11 类似的分析可参见林治芬、孙王军:“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度量与比较”,《财政研究》,2012年第2期,第22~25页。

12 除非特别注明,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作者的数据库。

13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http://http://www.zjjv.com//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97;联合国开发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http://http://www.zjjv.com//.cn/downloads/nhdr2005/c_NHDR2005_complete.pdf。

14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15 “两个比重”是指政府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责编:于川)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