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传播效果理论视域中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辨析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原本狭隘的“熟人社会”逐渐被打破,社会化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论坛作为最早出现的社会化媒体,同时也是最强大、最流行的在线社区平台,最有研究价值。当前,人们关于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从传播效果视域中辨析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更具有科学性,也能为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媒介提供意见。
关键词:网络论坛 青少年 传播效果理论 辨析
当前,关于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大多数民众存在或夸大或忽视的问题。近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系列有损我国主权的行为引起了我国网民的愤怒,从网络论坛上发起了一些游行活动,不少青年网民也参与其中。部分游行队伍砸日系车、日本店,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这一类从网络论坛上发起,在现实中形成的群体性事件更让人感到对网络论坛的影响有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十分必要。本文将在传播效果理论视域中关于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辨析,并找出根据传播效果理论减少网络论坛对青少年不利影响增加正能量的途径。
一、“第三人效果”夸大了网络论坛的效应
传统媒体上有关网瘾毒害青少年报道非常多,而记者的工作对互联网的依赖非常大,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有调查显示,记者认为网络对自己没有影响,而对其他人,尤其是青少年有极大的影响。由此看出,无论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人们都将它们扩大了。这也正好符合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传播学家珀洛夫提出,人们认为传播内容对于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并且媒体对他人这种较大的影响将导致他们采取某些行动。正是这种想法,让人们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90后贴上了错误的标签导致的,人们常称90后为是“垮掉的一代”,认为他们出生在网络时代,受网络影响最深。而实际上,因为90后是从小就在网络下成长起来的,相比他们的父辈,对网络论坛上的信息有更强的分辨能力。很多长辈认为网络论坛对青少年有极大地影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的,而由于他们和青少年有“代沟”,所以认识上也会产生偏差。Soh Hoon Koo对台北的高中生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由于受访者与身边同学的社会距离较近,受访者普遍认为网络色情对自己身边的同学的影响比对一般公众的影响要小很多。也就是说,由于近社会距离的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彼此间人际信任的纽带较强,“第三人效果”也较弱。①与父辈相比,青少年对网络更加了解,更能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所以,用上一辈的观点看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自然是不科学的。
二、“有限效果论”对网络论坛影响的低估
与上面认为网络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大影响的观点正好相反,克拉帕提出了“有限效果论”。他强调了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各种主客观效果,同时表示大众传播并不能改变受众态度,只能强化他们的既有态度。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也发现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的影响等因素都削弱了传播效果。②所以,部分人根据这种理论把网络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全部归罪于青少年的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然而,有限效果理论当时是针对于传统媒介提出的。部分人不承认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理由往往是自己认识的青少年中有迷恋网络,可是成绩依然很好的例子。或者是自己喜欢浏览网络论坛,但坚信自己不会被论坛上的言论左右。同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一个学生迷恋上网,成绩依然很好,别人不仅不会说他受网络影响,还会认为这个学生非常聪明。也正是这种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单调,网络便成了青少年唯一的精神寄托。因此,学校应当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多组织课外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同时,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占用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上,更多地则是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这种影响也就有了更强的即时性。以2011年10月13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为例,16日前有少量媒体讨论,而17日至25日仅几天的时间就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迅速成为一个全国关注的热点事件。仅在新浪微博上搜这件事,就有19个相关话题,三十多万条微博。③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对人的影响很明显,可以在极短的时间让全国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上。另外,部分网络论坛没有规范的管理,帖子内容低俗,对青少年也有不良影响。网络社区这个虚拟环境,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全部精神需求。这样,很多青少年便不再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网络论坛使一些青少年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适应社会。同时,长时间地使用电脑,危害青少年的视力,也减少了青少年户外运动的时间,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网络论坛对青少年语言文字的使用也有显著的影响。许多网络新词都是从网络论坛上流传出来,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并且,有一些网络新词得到了认可,并被摘录到最新的词典当中。但由于网络论坛上的网民文化程度层次不齐,网络上发表言论有一定的随意性,网络论坛上有大量使用网络词语及错别字,语句也常有不通顺的地方。大多数网络词语还没有的到普遍的认可。然而,许多青少年却习惯性地不分场合在日常交谈使用网络新词,在写作中也延续了在网络中发表言论时的不注重语法的坏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传承中国语言文化都是不利的。
三、“议程设置功能”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国传播学家麦M.E.库姆斯和D.L.肖认为,大众传播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功能,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④ “议程设置功能”的提出主要针对于传统媒介,网络论坛有自身的特殊性。传统媒介因为版面的限制和媒体的价值标准,往往会对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而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功能弱化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信息,几乎不受制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不适用于网络媒体,而是换了一种体现形式。网络论坛上,受众也是传播者,可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成为“议题”。因为网络论坛的超文本性,不用担心版面不够,论坛上发布的信息也是看不完的。所以,论坛的版主会把一些帖子标为精品帖,并置顶,方便网民阅读。至于哪些帖子能成被置顶,很重要的依据便是浏览量和回复量,这些都是由受众自己决定的。相比较于传统媒介,这种“议题”的自发形成虽然更加民主,但是缺少了把关。于是,一些网络红人便利用网络论坛的这一特点,采取各种手段暴露自己的信息,迅速出名。“凤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如果在传统媒介中必然不会成为“公共议题”。但在网络论坛上,她利用当前“剩女”现象严重的现实状况,以征婚作为噱头,提出了苛刻的征婚条件,并且这些条件与凤姐自身的情况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却能吸引广大网友的关注,迅速出名。一方面是因为当今“剩女”现象严重,她的征婚条件代表了许多自身条件一般的剩女的内心想法。同时,罗玉凤等这样的网络名人身后又有职业的网络推手团队的帮助,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形成一个热点,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凤姐自称“3 岁起博览群书,20 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 年后300 年无人能及”,她不断发布的雷人语言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使得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给予关注。⑤网络红人们凭借这些出位的言论成为网络的焦点,越出格越能受到关注。然后,他们借自己的名气参加娱乐节目、代言广告,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一个普通人通过网络论坛可以名利双收,社会上必然也会出现其他人效仿。青少年时期又是模仿能力最高的时期,青少年渴望成为名人,而通常又不够踏实,而这些通过网络论坛一夜走红的网络名人更是助长了青少年的浮躁。这种影响可能并不能立即反应出来,但形成了不好的社会风气,一有了契机,弊端便会显露无疑。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再到现在的“中国好声音”,选秀节目一直受到青少年的狂热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过于浮躁,将选秀节目看成一个成名的捷径。2004年人民网做过一个网上调查:“2004年,你期待什么?”(vote. people .com. cn/ await2004. view. asp) 该调查从14 个方面,提出70 个问题供网络受众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把其中11个领域55个问题作为受众议题,并根据选择的人数多少分11 个方面进行排序。同时,对这段时间人民网相关议题的新闻的条数进行统计,发现两者几乎一致。⑥这也足以证明网络依旧有较强的议题设置功能。
四、“象征性现实”和“客观现实”间的距离对青少年深远长久的影响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客观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性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⑦美国学者G.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发现大众传媒上反映的“象征性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距离。这个理论认为这是大众传播的倾向性造成的,影响因素包括:(1)国家相关法律(2)媒体企业内部和外部银行资本、广告主的干预(3)同业竞争和来自利益团体的压力(4)一般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在传统媒体中,前三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受众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在网络论坛的信息传播中,受众在影响论坛舆论倾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小的事件可能在论坛上由于部分网民的炒作,变成一个热点话题,引来大量网民讨论。原本可 能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在论坛上被无限夸大,让人们形成错误的共识。在网络论坛上形成共识后,通过人际传播以及传统媒体的跟进,让这种错误的“共识”进一步扩大化。尤其是网络论坛上的帖子缺少把关,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部分网民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让不明真相的网民受到蒙蔽,对事件产生错误的认识。网络论坛上对某事的评价常常是听叙述事件的网民的一面之词,再加上惯性思维做出评判。如人们提到城管,便会想到暴力执法,因为网络论坛有关网民抱怨城管的帖子太多。不过,部分网民本身违法在先,才被没收商品,为了报复,便在网上诬陷城管暴力执法。这给其他网民形成一种错觉,潜意识中便以为所有的城管都是暴力执法。另外,因为城管的执法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人们对他们有天然的同情心。而城管处在城市管理的一线,矛盾都集中在这里。于是,城管变成了人们的出气筒,给人留下恃强凌弱的印象。⑧虽然,近几年暴力执法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但因为受网络媒体带来的思维定势影响,自然易导致公共舆论对城管的下意识倒戈——只要一听到城管与小贩之间有矛盾冲突,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便对城管进行“有罪判定”。这便是网络与现实的脱节,在网民中形成了一种可能并不客观的“共识”。
五、网络“围观”与“沉默的螺旋”对青少年认知的误导
当一个网络热点事件出现后,网民通常会去关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用网络新词说就是“围观”。但根据德国民意研究专家诺尔-纽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知道当持有某一种观点的一方人数众多,而另一方势单力薄,则会感到无形的压力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网络有匿名性的特点,所以很多人认为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不成立的。但实际上,很多喜欢浏览网络论坛的人不一定去发帖,可能只是看,不发表评论,用他们自己的话就是“潜水”。在网络论坛上大量发帖,并且言辞激烈的网民,有一些是靠发帖、回帖挣取报酬网络水军。网络水军人多势众,在论坛上攻击意见不同的网民,他们打破了原本论坛上观点对立双方的力量均衡。因为这种极不匹配的力量对比,势单力薄的一方往往会停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会给那些只浏览不发帖的网民带来错觉,错误地估计大部分人对这件事的看法。而大部分网民不明真相,对事件真相又非常关注,如果这时候有人“公布”所谓的真相,并有许多人附和,许多网民也会信以为真。尤其是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由于信息公开度不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充分利用网络论坛这一平台,发布一些热点问题所谓的内幕、假新闻。并找很多人在这个帖子后面回复表示赞成,同时做过一些不合实际的过激评论。很多网民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但看到反对的声音太大,可能也只是“潜水”,不发表看法了。2011年3月14日至17日这4天中,中国海盐会受核污染的谣言疯传,除西藏、青海等省域没有影响到,其余所有省份均出现了“抢盐风波”。这个谣言能有这么大的传播效果,和在传播过程中综合了多种传播途径有很大关联。先是人际传播(亲友口口——电话——短信——IM软件)——群体传播( 微博——论坛——博客)——大众传播(报纸——新闻网站——电视)。⑨因为人际传播可信性高,而通过网络论坛的大众传播速度快、流传广,二者结合,达到了“1+1>2”的效果。这件事哄抬了盐价,影响了社会稳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抢盐风波”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有利益集团的操控,根据2011年3月17日晚间深交所公布的龙虎榜显示,浙江游资是推动云南盐化涨停的主要力量。因为有利益可图,一些人便通过网络论坛推动这个谣言的流传。另一方面,政府没能及时公开信息也是导致群众恐慌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相关部门真正介入是“ 抢盐风波” 已经波及全国范围之后的16日的晚上7时30分,前3天政府相关部门作为社会管理主体是缺位的, 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真空和主体缺位。青少年对这件事可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看见了这些立场非常鲜明且基本一致的言论,会受其影响。这时,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也绝不是微观的、个人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不是影响某一个人的观点,而是会影响大量青少年网民。同时,通过和同学讨论等人际传播,影响面还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即社会舆情。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网络论坛上的观点的影响,许多集体性事件也是由网络论坛上的舆论引起的。当然,网络论坛上也发起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舆论,如2008年从清华水木社区针对奥运圣火在法国传递受阻发起的抵制家乐福的行动,最终致使法国时任总统萨科奇的道歉。不过,舆论危机一旦形成,会从宏观上对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L·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如果对立的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 ,就不会导致冲突 ,像锅炉里过量的蒸汽通过蒸汽阀排除时不会导致爆炸。⑩所以,舆论危机出现时就需要政府起好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及时公布信息、疏导舆论。国家各职能部门也应该建立自己的官方论坛,及时公开信息,不给谣言可乘之机。
五、总结:
网络论坛是青少年上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有弊,但绝不可以因噎废食。只要国家、学校、家庭、乃至青少年自己都承担起各自的职责,这样网络论坛就可以扬长避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素侠.网络环境中的“第三人效果”:社会距离与认知偏差[J].新闻大学,2008(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辛文娟、赖涵.传统媒体和微博议程设置的对比研究——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撞案为例[J].新闻界,2011(9)
[4]王静.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效果理论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7(6)
[5]张慧.从凤姐现象解析网络策划事件[J].今传媒,2010(11)
[6]周海英.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实证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吕东进.浅议城管执法形象的塑造—以厦门市为例[J]城市法制管理.2010(4)
[9]喻国明. “抢盐风波”的生成因素、传播路径、议题演化及媒介表现——基于网络文本的智能化舆情分析技术[J]新闻与写作,2011(5)
[10]李俊. 社会安全阀理论与信访制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2(4)